(作者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主席斯蒂芬·罗奇)
教科书上基本没有后泡沫经济的内容,这让目前预测结局难上加难。从房地产和信贷到农矿产品和新兴市场股市,资产泡沫在世界各地破灭。全球经济追悔莫及,它曾经赖以为继的恰恰是眼下正在破灭的泡沫。就好像突然之间整个世界天翻地覆一般。
美国消费者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在2008年下半年,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将出现鲜有的连续两季度下滑,季度降幅约为3.5%(按年率计算)。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只有四次消费者实际需求连续两季度下滑的情况。而本次将是降幅首次连续两季度超过3%。
世界其他地方也明显出现类似的极端情况。自二战结束以来,欧洲、日本和美国首次同时出现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速度锐减。香港和新加坡都陷入衰退。此外,令人联想起l997年至l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是,韩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货币都面临巨大压力。随着农矿产品泡沫的破裂,类似的繁荣一衰退模式也正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中东上演。
危机总是会引发人们的责难。这一次也不例外。全球观察家迅速把矛头对准美国,称这次危机完全是因华尔街的无度炒作和美国的次贷危机而起。有些观察家的打击更进一步,谴责放任无度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才是罪魁祸首。但是,如果让事实来说话,尽管美国无疑犯下了重大错误,但其他国家也都心甘情愿地步其后尘。
一场后泡沫时代大浪淘沙很可能将成为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前景的首要特点。最明显的判断有三个:
第一,不要把一场后泡沫衰退解读为一次普通的商业循环。一些经济体、特别是美国曾用举债经营的方式将资产泡沫放大到极限,目前随着它们认真看待残酷的后泡沫现实,一场来势汹汹的“去杠杆化”浪潮即将到来。这将使衰退持续更长时间,还将抑制此后经济复苏的活力。
第二,从需求方面讲,应重点关注美国消费者,他们同时也是世界上购买力最强、消费最过度的消费者。鉴于他们的个人储蓄率仍然近乎于零、负债仍旧维持历史最高水平,美国的个人消费将经历日本式的多年调整。l4年来,美国消费者实际支出以年均近4%的速度增长,今后3至5年,增速将放慢到l%至2%。而且很可能不会有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来填补这个空缺。
第三,从供应方面讲,应重点关注中国。中国的工业生产增长率已经减半——在以年均约16.5%的速度增长5年后,今年10月仅同比增长8%。随着全球经济进入衰退,这一结果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在过去7年中,中国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经从约20%增长到近40%。中国正在为自身的失衡付出代价。
简言之,后泡沫世界预计将在整个2009年继续衰退,而后开始有气无力的复苏,不过最早也要等到2010年。在全球化时代,我们陶醉于繁荣时期跨境联系带来的好处。但是由于资产泡沫的全球化,不可避免的泡沫破灭狂潮正在给世界经济留下极其严重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