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列
一次会议上,某总经理讲到他的项目有很多卖点,并且一气列出了16个,让我吃惊不小。无庸置疑的是他们下了很大功夫,他们把项目相关的所有事情都做了思考,并且一一做了梳理,虽然有不少显得过于勉强。
一开始我听着还有点羡慕,听着听着就感觉有点不对劲,进而怀疑他们走进了自吹自唱的胡同里,并且颇有点自然的意思,比较危险。
从前一个国家繁荣富强,国王希望他的国家能够永远强大、百姓永远幸福,于是组织人提炼治国方略,经过若干轮的反复,最终形成的结论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宴席”这么一种再简单不过的话。
卖点的提炼也如是,提炼出的场卖点不应该超过三个,原因如下:
1.卖点不会太多: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做的什么样的项目,几乎都可以在国内,甚至是在同一城市内找到类似的例子,所以共性的东西一定多于特性东西,不大可能有那么多与众不同的东西供您提炼;实际上要区格竞争项目,有三个主要区别就足够了;
2.卖点不用太多:就一般人的智慧而言,想要记住太多的东西是不现实的,三个是最合适的。从林彪的“一点两面三三制”在战场上的巨大功效可以看出,让人记住是硬道理,卖点要有效而不是多。即使您真的十个八个卖点,也只用前三个就够用了,如果这三个不能打动他,您就是再加上十个八个也没有用。当然我写的文章几乎全是三段论,即兴讲话也多是“感谢、祝福和希望”这三个公司上下耳熟能详的三段论。
据此,重庆万达规划的三个要点就是打造“生活中心、商业中心和商务中心”,加上后来的一日三省等等全都是围绕三展开。我一直地认为,多了根本没有用。
卖点的提炼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民主之后一定要集中,否则无法形成核心卖点。
贴近客户
去年一段时间,万达集团成为全国500强的第398位,王健林董事长也位列个人财富十强,我们广告也引用了一些数字,结果发现有自吹自唱的嫌疑,效果不佳。
卖点真的不如买点来的实惠,您是否是定单地产、是否是500强真的与客户无关,客户更关注“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处”。
经过了如此思考后我们迅速转型,尝试着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四十不惑”出台前,我专门就一个男人四十岁时最关注什么对集团的几个人做了调查,结果发现“责任、希望”战胜了“希望、压力”成为四十岁带来有成的男人的主题词,由于切中了客户的思想,单版广告来电量达到了300通,创造了重庆万达的记录。
楼盘需要的核心的买点做支撑,那是整个楼盘的灵魂。这个魂是我们与客户沟通的桥梁,是我们的沟通平台,如果找不到这个灵魂的话,最好的策略是――不讲,反正也讲不出什么。
硬道理
吸引力是广告的硬道理,不能赚得眼球的广告是失败的广告。
在重庆万达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一直以“商业、商务和生活”三个中心为推广的“脊梁”,通过各种各样的平面表现和语言与受众进行沟通。其中不乏好的广告,比如一个无所不能的世界,比如商铺中的大字报系列,都很好地起到了推广的作用,取得了比较好的的成绩。当然“好”也只是获得了吸引力,至于最终达成购买力这个环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经济萧条时期,为了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重庆万达基本上放弃了一个效果图加上几句话的广告形式。在弱市下更需要我们进行广告的创新,希望能够打到受众的“麻筋”,再配合上黄金地段、优良的产品和完美的配套,重庆万达希望能够走得更平衡、更扎实,而不是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