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与社区教育
刘崇敏
一、基础教育的应时之需
1、承上启下
时代需要的是大教育观,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身居小学,而把教育的目光仅仅停留在小学这一块。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由此可见早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孕育了很多的教育契机!特别是当一位女性尚未成人母之时,前期的育儿准备就应当开始了。而当孩子们完成了六年的小学学业之后,他们又将进入中学继续漫漫的求学之路。
2 、与时俱进
我们要紧随时代的脚步,走在历史的潮头浪尖,把握社会的脉搏,将人才的培养从未出生时抓起,一以贯之,为21世纪中国的崛起而不懈奋斗!
3 、自我完善
小学并非仅仅是六年的事,而是为孩子的一辈子打基础的黄金时期。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把眼光放长远,为孩子的全面发展、长期发展出谋划策,竭尽全力!
二、社区教育的重要性
1 、 社区教育的辐射作用
张校长早在市一级评估时就提出了要把我校建设成“现代化、有特色的社区名校”的教育理念。这一思想高瞻远瞩,从时代的高度引领着在座的各位为之不懈努力!福华村位于深圳市的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人口稠密,具有独到的区位优势。本学期,我校实行的家访普及制,有效地提高了我校在社区的知名度。记得国庆节前我家访回到福民村时,天早就黑了,遇到楼下的一位邻居(他的儿子刚从福民小学毕业),他问我怎么这么晚下班,我告诉他是去家访了。他十分惊奇:“我儿子在这儿读了六年,从没见过一个老师家访,连电话都没打过一个!”我在这提及此事,并没有要贬低福民小学的意思。我知道他的儿子成绩一向很优异,所以才能考上外国语学校。优秀的孩子少人投诉,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但家长对此的态度也多少反映了我校此举的影响力!
记得我在两年前教一年级时,吴玲主任让我开展少先队活动的试点工作。于是每个周五下午下班后,我便带领一个小队(6名少先队员)进入社区,深入其中一个孩子家搞各种活动,如:一起看课外书,到广场捡垃圾,学习钉纽扣,清洁楼道等。每次开展活动,总会有社区的居民询问孩子们是哪个学校的,每当此时,我都为自己是他们的老师而身感自豪!
2 、学校的带动作用
市教育局早在深圳市的教育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要发挥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但基于师资、经费、场所等方面的原因,这一作用还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特别是那些居住在我校招生片区的育龄期、文化水平不高的低收入妇女,将来极有可能成为我校的潜在家长。我们在接手一年级新生时,往往发现不同的家庭背景养育出的孩子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智力水平。当然“万事开头难”,要真正开展起来,工作量必定是巨大的,除了我们有敢为各校先的之外,社会的大力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3 、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连贯性
如果一个孩子在读幼儿园时没能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那么他在小学时有这样或那样不良生活习惯或学习习惯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这个孩子在小学时未能遇到一位责任心
三、早期教育的优势
1 、儿童智力成长的关键期
具有预见性的准父母们早在怀孩子之前就做好了各种理论和物质的准备;到了十月怀胎之时,更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胎教;幼儿园也将0到3岁工程编入了教学大纲。可见人脑的生长与发展期是非常迅速的,能否抓住这个关键期进行有效的早期教育,对将来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早慧儿童的范例
我研读了几本关于早慧儿童的书籍,发现很多智力超常儿童的父母的智商均很普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早准备,能坚持,贵得法,有爱心。如果我们能提前把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的母亲和父亲们列入培训计划,那么等他们的孩子进入小学时,我们所教育的对象的质量将大大优化!下面简单介绍一些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个案给大家,也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推荐给我们潜在的家长们:
(1)《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儿童教育从体育开始》:(第100、101页)
(2)《未成年人系列读物.青苹果丛书》(共五册)
①《“早恋”还是“早练”·她像父母寄存的行李》(第101-106页)
②《少男少女知多少·如何对待性骚扰》(第79、80页)
《少男少女知多少·收到“情书”该怎么办》(第184、185页)
(3)《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胎儿都是天才》(外国篇)“如何制定胎教计划”(第147、148页)(投影)
(4)《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我们是这样教孩子画画的》(中国篇)(第274-276页)
(5)《婴幼儿智力开发200题·如何对半岁以内的孩子进行智力教育》(第56、57页)
3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基础教育并非指从小学才开始,而是从孩子未出生之前就已存在了。早教育,早落实;早计划,早结果。我们不能仅仅指望靠父母们的自学成才,或基因的优化组合而为我们输送高素质的神童!
四、我们所能想、所能做的
1 、顺应时代潮流而动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社会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我们还是沿用十年前的教学思想,势必被时代无情地抛弃!虽然任重而道远,但为了新中国的崛起,你我都义不容辞!
2 、积极充电、自我完善
知识更新瞬息万变,信息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你捕捉到了社会变革的脉搏了吗?你清楚时代的需求吗?你能适应新新人类的变化吗?课堂上,课间与课后,你有收获、有进步、有改变吗?
3 、了解社会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随着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也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变化,其中既有新现象,也有老问题:如何生育健康、聪慧的孩子?“早恋”时该咋办?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调试自己?如何面对父母下岗?沉迷“电子游戏”怎么办?怎样看待“同性恋”?社会是更需要技术型人才还是管理型人才……凡此种种,难以尽数,但都对每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如何化解,才能更加满足社会的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我们所能想到的、所能做到的还有很多很多,你感到肩上的担子责任重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