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与汇丰控股对港股差异影响?
当大陆从6124跌至1664时,人们把下跌祸首归于中石油、中国平安和大、小非等。而忽略了大陆股市是从998涨至6124。当其它股跌幅高于中石油时,人们对于中石油的怨恨可能已经荡然无存,因为人们很快发现如此暴跌正是基于过去的暴涨。但当大盘从1664涨至2402,60%以上的个股实现翻番之际,持有中石油者过去的那种坦然也可荡然无存,因为它的涨幅太低了。
换句话说,任何市场都有领跌品种而催毁多头的最后防线,而集体转为空头,形成多杀多的局面,一波下跌才会终结。
在近一段时间当美国为首的领跌市场迭创新低的时候,香港过去总以引领世界新潮流而自居,但现在却呈现了高抗跌性,即与美国相差为:
香港:D港%=(7450.34/6470.11*11709.48/10676.29-1)*100=26.29%。
香港这种高抗跌性主要原因就是港股近期放弃了与美国的同盟而与大陆独涨和极高抗跌性相一致的,也是香港股市企图死守10676点。
但不幸的是香港今天终于击穿了第二道防线,即去年11月21日形成的低点11814.81点至11709.89点。最后一道防线即第三道防线10676.29点能否守住就值得大家想一想了?毕竟熊市特点就是迭创新低,我想香港也不例外。
或许今天这种大跌而击穿第二道防线是汇丰控股之功能,但汇丰低配股价28港元以及快速跌破40港元,是不是意味着港股将加速破位下跌赶上美股步伐?显然上周估算汇丰控股破40元将作为本轮下跌低位是一个错误的判断,因为如果汇控止跌于40港元区,显然港股是不可能创出新低的,而与熊市规则迭创新低是相违背的。而只有汇控破30港元,就像中国船舶至配股价时,港股止跌的希望就出现了!而会迎来新一轮上涨。
从严格意义上讲,港股总体跌幅不算大,因为港股因为直通车闹剧仅在2-3个月实现了10000点的涨幅。假如没有直通车闹剧,那么港股的合理泡沫高点位就是23557.74点而不是31958.41点,那么港股至今天上午低点11709.48点才跌50.29%,也就是腰斩而已。
但汇丰控股的后发制人行为可能铸就港股跌穿10676点,而真正成为港股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汇控的功绩。但看者不要愤怒,因为一旦汇控达到最后下跌目标,港股将迎来新上升行情,显然如此做远比前期12000点、13000点区间盘整要爽得多。毕竟股市就是一个游戏,是左手与右手行情之需要。
实际上作为汇控而言,由于欧美近期迭创新低,显然香港股市是它们的一个炒作点之一,故而借助于英国的汇控做空市场又是合情合理。
因为10676点那个低点是中信泰富的功能,是它的澳元门事件铸就了港股的那个低点的产生,而它夸大跌幅可以用当时港股与美股的相对跌幅估算出来。
在那个时候香港从14398.54点随美股从7884.82点至9785.93点而同步涨至17141.05点,但随后的港股跌至10676.29点,美股至7450.35点,则中信泰富的功劳为:L中=(17141.05-10676.29)/17141.05-(9785.93-7450.34)/9785.93=37.71%-23.86%=13.85%.
即中信泰富事件引领当时的港股相对于美股多跌了13.85%,当然随后大家也看到了港股47%的暴涨。而中信泰国富也实现了一翻多的反涨行情。
显然中信泰国事件引领港跌是狂跌式的,大有破10000点之势。
但今天的汇丰控股的领跌行为显然无法与中信泰富当时相比,因为它要破解中资股在香港市场的抗跌行为才能完成最后一跌,而这最后一跌就是要破10676点才能算?
但仍然相信港股跌完后反弹高点为14700点,而汇控可至56-60港元(56是28的翻番,就像中国船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