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财视网—《商界》
一头是远大而宏伟的品牌战略;一头是近在手边的现金流和年利润。当远虑遭遇近忧,注定要有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
文/周 静 崔 巍
飞机冲向云端,汪非雁留恋地向窗外望去,看见了那条江、那片山,却看不见其中的玉液酒厂,它太小了。他本想花个十年八年心血,让玉液品牌也像这飞机一样升到一定高度。然而,不到两年,他所有的宏伟梦想就都像窗外的云朵般消散了。
建议引出的战斗
玉液酒厂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一条长江支流沿厂画了个半圆。山好水好空气好,酿出的酒也是好酒。玉液酒厂周围酒厂众多,其中一两家已经走向全国。
汪非雁两年前被玉液酒厂董事长李儒挖来当营销总监,一来就发现玉液的领导团队全是乡里乡亲的“地方势力”。销售公司人员又几乎都是老板团队的“衍生品”,不是三亲就是六戚,全都死气沉沉。酒厂成立十几年了,销售策略几乎没什么变动,还是“少量铺底,现款现货”那一套。总公司对销售公司自身建设的投入少,市场投入更是放不开手脚,致使市场推广步伐迟缓,好酒难卖。
李儒是选出来的董事长,也是领导团队里唯一有点先进思想的。玉液的问题,他早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方设法把在白酒销售界颇有建树的汪非雁挖来,也是他急于求变的表现。
汪非雁上任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交了一份人员任免名单给李。李笑着说:“这么快就决定将他们调出,不需要再摸摸情况?”“酒差酒好尝一口就知道了,难道非要一瓶喝完?”汪非雁态度坚决。李儒感叹,这些得罪人的“经”只有外来的和尚才敢念啊。
随后,汪非雁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对市场和竞争对手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自身当前存在的优势、劣势、威胁、机会、问题等。他很快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董事会,在报告里提出了三条要求通过的建议:一,尽快制定市场发展战略规划和布局,即通过营销创新、策略调整和导入实施品牌与市场双向提升战略规划;二,筛选几个饮白酒人口较多的大城市,在那里寻找总代理商。酒厂销售公司的理念由“销售产品”变为“销售一种健康快乐的饮酒方法,销售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目标也由原来的“一季度完成多少,二季度完成多少”转为“发展了多少代理商,让多少代理商得到了发展,酒文化是不是给了消费者真正的娱乐健康”。降低代理商准入门槛,给予经济支持,选好人,做好引导帮助;三,所有产品的器皿和包装重新设计,产品宣传重新策划。
汪非雁的报告和建议,让董事会“战斗”了好几天。反对的理由很充分,这样需要投入大笔资金,万一投进去不能增加收益怎么办。董事会成员尤其对“降低代理商准入门槛,给予经济支持,选好人,做好引导帮助”这些具体措施无法理解接受,因为玉液酒厂和整个白酒销售市场都是同样的传统做法:广告宣传厂方负责,偶尔有点产品铺底,然后就是一手钱一手货。这样既可以减少经济纠纷,又可以加快资金回笼。在大家“战斗”得疲惫不堪难分难解的时候,李儒一拍桌子说道:“过去的做法虽然稳妥,但我们酒厂前进的步伐在哪里?请汪非雁来就是要支持他的工作,这三条都通不过,人家怎么工作?就这么定了,错了我负责。”
这叫“强压”,也叫“通过”。董事会只好草草结束“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