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武汉“中国光谷”的门户――鲁巷大转盘,自从光谷步街开街以来,这个大转盘便开始成为一个大堵窝,节假日尤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堵车状况有增无减,让很多居住在这里的市民烦躁不堪!
一到上、下班高峰、周末、节假日,从鲁巷广场沿珞瑜路往西一直可以堵到吴家湾甚至到东湖开发区管委会,其它方向也一样。而围绕那个大转盘有6个车行通道,均是双向进出,这种混乱不堪的行车秩序更加剧了拥堵,加之,现在从三环、武黄高速、庙山过来的很多车子入城都要从这里走,而鲁巷广场又是关山通往武昌核心城区的关键性通道。
实际上,不但车子到这里难走,就是行人到了这里,也不知如何下脚,看着步行街就在对面,要走过去却是很难,过街天桥离得远,地下通道不连贯,很多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纷纷直接走上马路,与汽车抢道。
很多人一谈起这里,就骂市政规划部门是“吃干饭的”,骂了两年,也没有见有什么实际性的解决措施。去年,武汉为了申报卫生城市,纷纷在全城架设天桥、增设红绿灯、增加马路中间的栏杆,但这一方圆几里路的拥堵状况还是涛声依旧。
我不知道,从政府部门的规划来看,是不是确实打算把鲁巷广场建成中国光谷的门户或者地标?如果是,那就真是有些“拿村长不当干部”,好歹全国唯一的中国光谷的窗口地段,不搞得光溜点、漂亮点,搞成个大转盘、大堵窝,不但有点“乡里乡气”,而且还有点“苕里苕气”,转盘作为解决路口通行秩序的方式早已经在很多城市被弃用!
通行不畅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降低市民出行效率,枉生废气污染环境,秩序混乱破坏形象……,就算企业可以建在广阔的科技园,但是一要到东湖高新管委会办事,还是只有鲁巷大转盘这华山一条路。恐怕这也必然影响招商引资的效果吧?!
作为一个小市民,天天不得不经过这里,眼里看着乱,心里觉着烦,有些建议不吐不快,当与不当,欢迎大家评议。
1、尽快整修前庄村--邮科院--紫菘小区--湖北省信息产业大厦这一条路
现在从风光村、、某部队经前庄村到邮科院的这条道路,已经成为水果湖、八一路、武大往光谷(鲁巷)方向通往的重要通道,但这条路长期没有得到各界的重视,又窄又破,只能算是一个乡村道路,而且,以前路两边还有养猪场,臭气冲天,但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间,这条路上车辆云集,还包括很大交通车。
如果将这条路拓宽,可以从烽火科技大楼北侧、经紫松小区南侧、湖北信息产业大厦北边连通到鲁磨路。这条路现在实际上通的,只不过很窄,路面很差。而且,两边完全具有拓宽的基础。
2、打通邮科院路直通卓豹路甚至雄楚大道,避免从东湖、水果湖过来去科技园、庙山、三环的车辆到鲁巷大转盘形成拥堵。前段时间,吴家湾对面的加油站拆了,我还以为会是从那里打出一条路来,结果,又新修了一个加油站。武汉交通不畅的重要原因,就是这种丁字路口、断头路太多。
3、禁止车辆从鲁巷大转盘往卓豹路右转,这些右转车辆虽然相对不多,但是一旦有车辆右转,必然会引起珞瑜路从吴家湾过来的方向的车辆全部被堵住,这里也是此路段上车辆摩擦等交通事故最多发的地方。
4、从鲁巷大转盘往步行街那条路(大洋百货和光谷大市场之间的那条路),应该只允许单向通行,要么只进不出,要么只出不进。
5、及早在鲁巷择地修建公交枢纽站。前几天报纸上纷纷在讨论如何解决大学城的出行难问题,实际上大家都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这些人运到了鲁巷以后,如何再快速往城区各个方向疏散。因为公交设站的混乱,现在这里有两个地方是人员流动非常集中、也是人流非常混乱的地方,一个是鲁巷大转盘往民族大道方向的路口,也就是尖东智能花园门前,那里是公交、中巴、黑的云集的地方,这些车一旦上、下人,往往能把整个民族大道路口全堵死。另外一个是鲁磨路上、华工紫菘教师小区对面,那里是一个公交起点站,但那里的秩序也是非常之混乱,地方小但车多人多。
6、适当时机,在华工西三门修建华工的西出入口,分流珞瑜路的车辆。现在实际上华工珞瑜路上的出入口有四个,南一门(南一门没有车出入,但是过马路的人很多)、南二门、南三门、光谷体育馆,相应的红绿灯有三个,人行横道有四个,也因此使得珞瑜路的这一段通行很难畅起来。虽然还有一个东北门出入口,但绕行太远,一般少有车走。
7、提早建设八一路延长线,尽快解决武昌城区车辆东出必经鲁巷大转盘的这个问题。这个八一路延长线,已经媒体报道过,但从紧迫性来看,是宜早不宜迟。
8、及早整修雄楚大道路面、并加强规范管理。由于雄楚大道路面长期破烂不堪,交通秩序混乱,别说是县城,就连农村集镇都不如。很多车子都不愿意走。尤其是晚上,路灯昏暗、行人乱穿,我个人觉得晚上行车雄楚大道是非常吃力的一件事情。最近雄楚大道还入远了武汉最难走的道路,真是没有冤枉它。
9、发展江南武昌地区交通的一个重要思路,在大路打不通的情况下,多修小路、修好小路(我是指不能作为主干道,但可以通车的支路)。江南地区有大东湖,加上很多大单位雄踞,所以不可能修建很多直来直去的大道,但凡是可以走路的地方,就应该把路修好、修畅。我认为,像与民族大道相连的新竹路,就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规划。新竹路是民族大道上从雄楚大道至南湖大道中间这一块唯一的东西向通道,但却被规划为一个普通街道,路窄且不说,关键是这条路从头到尾两边全是住宅小区,人多必然车多,人多车多路又窄,而且是货车、小汽车、自行车、麾托车、电动车、板车、行人混行,现在每天早晚都是走不动,车子走不动就乱按喇叭,所以必然是“吵死人不偿命”,再加上路两边有很多商店、菜市场、早摊点,随意停车那是随处可见,那种状况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叫“一地鸡毛”。
总之一条,光谷这个城市副中心,能不能做到名符其实,关键之一在于交通。市政规划部门、坐在高位上的领导同志要真正深入去关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想在前面。凡事要多作预判,提早规划,而不是等城市都堵得瘫痪了,才去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