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横亘于人类思想史上的两座桥梁,叔本华和维特根斯坦,他们的文字、思想无疑已经过时并随着时间的延续而被遗弃,但他们都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为后世的人们不断提起。
蕴含于他们人格魅力中的价值,才是永恒的真理所在。
维特根斯坦对于物质财富的蔑视,为世人所共知。他一生都过着简朴的生活,那并非因为他本来就贫穷,一直都贫穷。
1913年,将近24岁的维特根斯坦失去了父亲,也继承了一笔巨大的遗产。但次年他就通过某杂志匿名将其中的10万克朗捐助给了十几个贫困的奥地利艺术家。
1919年8月,维特根斯坦从设在意大利的一座战俘营中获释,一回到维也纳,就将自己名下的巨额遗产全部赠给了哥哥和姐姐。
在一个物质社会,蔑视物质财富的精神是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