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沿河城


    4月11日,星期日。

    自然之友一行去门头沟植树,是今年11次植树活动的第4次。8点从公主坟新兴宾馆门口发车,孔繁雪展示了她组织、动员的才华。为了让同车的28位朋友相识,让每人起一树名,然后做自我介绍,每个人要依次报出此前的“人名”,也就是说,第一个人只需说出自己的树名,而第28人则要报出前27位的名字:我是香椿、榆叶梅、木堇、杨树、桉树、香蕉、村上春树、龙眼、西府海棠、银杉、苹果、朴树、胡杨……旁边的油松!加上有奖竟猜,还有“传话”游戏等等,一车的人马上熟悉了。传的话是“三埋两踩一提溜”(种树的要领),还有一句好象是“桃三杏四李子五”,有人补充它的下一句“枣树当年就来钱”。我原来在农村时只听说过“猫三狗四猪五羊六牛七马八”之类,这次又学会了“桃三杏四”,不虚此行!

 

   

    11时许才抵达门头沟区斋堂镇所辖的沿河城村,为明万历六年(1578)创建的古村落,因临永定河而名,系塞外通往北京的要冲。只花了约2个小时,便完成了种植一百多棵杨树苗的任务。虽然植树是环境教育最常规的活动,但还是极具魅力——不仅因为增添了植树减排、参与联合国环境发展署全球亿万棵树计划的内涵;走进大自然,为大地实际地增添几棵树,这种参与感和成就感是不可替代的。同车年龄最小的是3岁的木堇和6岁的苹果。想当年,最早一起参加自然之友植树的小朋友,已经进入大学了,不少人走上了专业学习生态、生物和环境的道路。

 

   

   阳春三月,即便只是在郊野山林、农舍田园走走,也是难得的享受啊,况天高地远,杏花争放!来自两广的女生看惯了青山绿水,对京郊的荒山秃岭评价很低。我告诉她们,南方人一旦能够欣赏北方粗旷、荒凉的美,便是人生的一种升华,进入新的境界了。

   返程比预计的更慢,我在西三环中途下车紧急驰往机场赶赴广州(参加打工子弟教育的调研)。总算有惊无险,7时多顺利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