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CPI


书名:看不懂的CPI::价格指数与你的生活

作者:范言慧著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CPI的由来,CPI与股票市场、房价等的关系,CPI的决定因素以及CPI起伏造成的高通胀和通货紧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最后还对温和的通胀是否有利和为什么我们需要平稳的CPI进行了探讨。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经济学爱好者和普通大众了解经济学基本问题的重要读物。

打开CPI迷局:不能承受之重

——《CPI迷局》书评

 

2008年,随着宏观经济运行如坐“过山车”般的急剧变化,“CPI到底怎么了?”、“看不懂的CPI”等话题成为了财经媒体和普通大众议论的焦点;一个纯经济学范畴的名词——“消费价格指数”(CPI)由此引发了一个水中望月、雾里看花般的迷局。“解铃还需系铃人”,打开这个迷局,还需要人们回到基本的经济学解释。从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角度,经济学历来被赋予三重境界,即改造世界、解释世界和解释理论。如果遵循张五常“经济解释”的范式,可以说,《CPI迷局》一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帮我们打开了这个CPI制造的迷局。

“概念引领我们思考”。本书首先从经济学专业的角度,紧紧抓住CPI的概念,带领我们走进CPI的世界,探究CPI本身包含的经济规律。在这里,读者可以了解到,CPI是用来衡量经济中整体价格水平的,它是价格指数“家族”中的一个成员而已。从CPI指数的编制出发,作者帮我们说明了国际上常用的三种编制方法,即获取法、支付法与使用成本法。同时解释了若干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什么不把房价编入CPI?为什么CPI衡量的物价上涨与我们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不一样?带着对这些疑问的解释,使读者对CPI世界包含的经济规律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

接下来,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解释了CPI与房价、股价等资产价格的关系,CPI与政府宏观调控、CPI与货币供给、CPI与投资决策等问题间的关系。

最后,作者运用由近及远的手法,把历史的空间拉大,带我们走进经济史的经典画卷: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货币战争、德国恶性通货膨胀与希特勒上台、阿根廷历史上恶性通货膨胀、1929年经济大萧条与通货紧缩……作者以生动叙述的手法,将史实一一展示在读者面前,使我们再一次明白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危害性。最终,作者把立足点落在了保持平稳CPI的必要性上。因为,平稳的CPI能够增加人们在追求财富与创造财富过程中的预期稳定。从经济的长远发展而言,正如作者书中所提倡的,“平稳的CPI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新鲜空气,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但它却能使我们心情舒畅。”

掩卷即思。至此,“CPI迷局”已经破解。从经济学实证的角度,CPI本身实在“无罪”,它是中性的,无所谓好与坏。它本质上只不过是一种整体的、抽象的价格(或价格水平),只不过是人们用它来衡量经济运行的指标而已。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赋予了它太多的“规范”意义。CPI的一举一动牵动“国之大事”,连着“民之利益”。它是货币当局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它是经济的晴雨表,同时蕴涵着“存亡之道”。它时刻代表着经济的冷暖,人们根据经验用它来判断经济的好与不好。

近年来,一手作严肃的经济学论文,一手写通俗的经济学读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经济学人的某种追求。《CPI迷局》一书,可堪称是通俗经济学读本的典范之作,值得一读。

                             何恒远读好友书评

                            200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