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营销奇迹来源于过硬基本功


文/张书乐


  当中国的饮料行业特别是奶制品因为三聚氰胺、致癌物等问题而被广泛质疑时,当娃哈哈和达能还在为官司纠缠不清时,国产饮料的世界在外人看来已经是浑水一片。可王老吉则通过成功的营销,在人们对饮料界的一片质疑声中异军突起,成为了中国消费者日常饮料的首选品牌。


  2008年3月,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授予王老吉“2007年度全国罐装饮料市场销售额第一名”的称号。王老吉以无可争议的实力续写了“中国饮料第一罐”的销量奇迹。且让我们分析一下王老吉的营销策略,从中或许能够看到未来国产饮料业摆脱困境的真实走向。


  精准独特的定位是营销起飞的关键


  其实王老吉的营销策略说来也简单,就是以实用化特色打造一个中国人甚至连功夫熊猫都喝的饮料品牌。


  谈及王老吉的成功,有行业人士直言是因为抓住了市场上日益上升的受众对于健康类饮品的需求——此语可谓一语中的。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熬夜与应酬等,使得上火成为了家常便饭。受众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在解渴的同时还能预防上火的饮料,而非像前些年一样喝个时尚或刺激。王老吉很准确、及时的抓住了这一需求,并以此作为自身的定位。他们很清楚的看到,在品类繁多的饮料行业想要避实击虚,从夹缝中扩大自己生存的资本,最好的招数莫过于让王老吉不仅仅只是饮料,不仅仅只是一个消暑解渴的候选商品,而是具有实用价值的首选商品。


  “怕上火喝王老吉”,一句经典广告语将王老吉的功能性特色彰显得分外明显。王老吉不单纯是饮料,它还被赋予了预防上火的浓郁特色,这使得他有明显发力之处,将自己的优势很明显的定位出来,让自己独行于诸如下火王等传统凉茶之外,同时又通过分众效应,避免了和其他饮料巨头的直接冲突。


  巧妙营销——后奥运时代的契机


  随着《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饮料行业新的规范亟需建立,而这也将伴随着新一轮的洗牌,而仅仅趋利避害式规避与巨头之间的直接冲突,已经不足以满足王老吉的快速成长需求,其营销策略需要有新的突破。打开全球华人市场乃至中国文化影响所及的所有范围,可以理解为王老吉时下的营销主导。


  今年2月18日,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组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正式当选为广州2010年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意即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王老吉正式成为了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第5个高级合作伙伴。而众所周知,凉茶始祖王老吉起源于岭南,作为两广地区百姓保健养生的饮品由来已久,已成为岭南本土文化的一种象征,此次合作有助于亚运会中岭南文化元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而业界专家也表示,王老吉借助与广州亚运会匹配的岭南文化契合点,将有力抓住奥运后最大的体育营销机会,利用广州亚运会搭建的国际性体育平台,积极实施国际化营销战略,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饮料品牌。


  恰恰是王老吉不拘一格的营销特色,锐意进取寻找市场蓝海、避免和其他品牌直接碰撞的经营理念,让王老吉在国产饮料问题重重的今天,一直出淤泥而不染,并成功开拓市场,成就了营销界的又一个奇迹。而王老吉的营销成功,其实亦可看作一套国产饮料的完美营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