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都是些垃圾和毒素[打倒金庸大字报]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在街道上几乎都可以见到那些电子游戏厅,也可以在网络上下载各种武侠类的网络游戏。皆为武侠小说的衍生物与副产品啊!这都是祸害民族、毒害中华民族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罪魁祸首啊!多少中华民族青少年的光明前途葬送在了武术与侠客们的荒诞世界?

    他们往往沉迷其中,逃避现实,丧失了进取的意识与远大的志向。他们往往因此而玩物丧志!在大陆,金庸武侠对学生的毒害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那时候,老师们与家长们所困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学生们上课不听讲、读课本不用心,读金庸武侠却很投入、专注,这令老师们揪心,令家长们痛心不已!

    我小学的时候,就曾经沉迷于其中,所以我的学习成绩不大好。和我一样学习成绩不好的,是我的向我借书的同学。那虚构的江湖使得我和我的同学们为之心醉神迷。我们读武侠小说,看武侠录象,还要去玩玩那些打打杀杀的电子游戏,成了十足的武侠迷。而我们就这样,大多没有能够读到大学,因为凭借自己的学习成绩,实在是考不上,也没有大学开设武侠小说的专业。

    金庸虚构与捏造的小说,商业性大于艺术性,娱乐性大于文学性,情节荒诞不经,纯属胡编乱造,错误百出,不但有不少粗俗、低劣的败笔,有不少常识性的错误和历史错误,而且有着完全不符合社会进步理念与现实可能性的狗屁不通的歪理。可以说,金庸武侠,完全是一个人胡思乱想的产物。如果一个人在家写写日记,他当然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是金庸所写的东西,那是要印刷出来,给无数的读者去读的啊!将会影响到千千万万的人啊!怎么能够这样不负责任的乱讲乱说呢?可是金庸却偏偏要这样去做。

    金庸所述之武功,怪诞神奇,荒谬绝顶,完全违背科学原理与生理常识。所谓“降龙十八掌”、“弹指神通”、“九阴白骨爪”、“乾坤大挪移”、“神照功”、“六脉神剑”、 “一阳指”、“神形百变”、“龙象般若功”、“玄冥神掌”、“紫霞功”、“北冥神功”、“千蛛万毒手”、“三无三不手”、“七十二路辟邪剑法”、“黯然销魂掌”、“蛤蟆功”等等神奇武功,大话连篇,皆为捏造,与巫术无异。

    金庸的武侠思想,完全是一种违背社会科学精神、公民求得社会公正实现之必要法制理念的糟粕。

    金庸武侠,欺骗与毒害了无数国人!可以说是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绊脚石!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是一种无益而有害的精神鸦片!是一种麻痹精神、令人远离现实、无聊且无用的文化垃圾和毒素。它弱化民族精神,大肆鼓捣精神空虚而寄托于书中人物来实现的个人利欲,逃避现实,全无学者的严谨与真正的社会批判精神;充斥了种种仇杀与争霸的人物境遇,对于弱肉强食、弱者被迫害或被压迫的社会本质全无半点有价值的反思;宣扬描述的,都是些怪异的形象,扭曲的人性,乖戾的行为,以及根本不可能的个人奇遇和艳遇。而给青少年所带来的,都是些反面的、有害的不良影响。其主人公所带有暴力倾向,带有的偏激、狭隘的心理特征,极大的不利于青少年正常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青少年现代公民意识的建构。甚至可以说:对于部分青少年犯罪行为,金庸武侠当难辞其咎。

    金庸武侠,噱头不少,却很俗气;有正气,却也只是带有偏执、狭隘的个人特性和情绪化的正气,与社会法制精神与法制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西班牙文学巨匠塞万提斯,正是不满于骑士文学毒害民族,让他们整天沉醉在骑士精神与英雄救美的幻想之中,才写出了煌煌巨著《堂.吉诃德》,通过对热爱骑士文学、狂热于幻想生活的堂.吉诃德进行极尽能事的讽刺、嘲笑和挖苦,来唤醒人们的理性。

    而我们的金庸先生,却要重新扛起东方骑士文学的大旗子,写他的那些侠义精神、武林高手、江湖事迹。其毒害,比之西方骑士文学更可恶!其毒性更大,且令人甘之如饴、不能自拔。有的人一时被毒害,延误了该做的事情,或做出了令自己永远后悔的事情;有的人则终身被毒害着,一辈子生活在虚幻的、脱离现实、不切实际的世界里。

    可以说:无数的学生为此而荒废学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失去了人生的光明前途。

    应该说:那些脱离现实,不切实际的东西,全部都应该付之一炬!

    秦始皇当年焚烧书籍坑埋儒生,一定是愤怒于那些迂腐儒生及其学说的假仁假义!不但不切合实际,不符合统治集团的利益,而且那些儒生们,还以其学说来挟制帝王以分帝王之权,来求得自身的富贵!要是那些儒生真的是为仁义而忤逆帝王,帝王有何恼怒?偏偏秦始皇英明盖世,能看穿他们就是以道宏人!

    金庸一类,其实也是以道宏人啊!

    金庸在这几十年间,到底凭借其畅销于市、风行于世的武侠小说而毒害了多少青少年呢?又到底赚取了多少昧心钱?

    我回答不了。因为实在是太多了。我所知道的只是:金庸凭借其畅销于市、风行于世的武侠小说而毒害的青少年的数量与所赚到的金钱的数量是成正比的!

    金庸,千古罪人也!其小说,皆垃圾、毒素!愿尽数焚烧之!

    对于金庸武侠,绝非有求全之毁!

    金庸武侠,还要毒害多少青少年?还要继续贻误后代吗?我们还要任其泛滥,任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后代的精神健康吗?但见网络上的一些人,对其大肆吹捧,继承其衣钵,以拙劣的写作技巧和驾御语言文字的低下能力,仿照其武侠套路与创作心理,粗制滥造着大量的武侠作品,我就感到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