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医学院


1.泸州医学院何时建校?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泸州医学院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获准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2.泸州医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什么?
我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以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为目标,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大力推进质量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不断优化结构,着力自主创新,打造特色品牌,把我院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省属高等医学院校。
3.泸州医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什么?
学院的办学定位包含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6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目标定位:居于国内省属医学院校的先进水平,建成综合实力强、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自身特色浓、生机活力旺的高等医学院校。
类型定位:教学型医学院校。
层次定位:医学本科教育为主体,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探索发展继续教育。
学科定位:医学为主,培育发展医学相关学科。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
4.泸州医学院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未来五到十五年,我院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一个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两个观念、准确把握三个重点、明确四大发展目标、扎实推进五大工程”,即“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
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即始终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事业发展的全局。
牢固树立两个观念,即在学院的终极目标上,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院的办学过程中,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准确把握三个重点,即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准确把握科学定位、内涵建设、人才战略、特色强校、品牌兴校这一工作重点;准确把握院处两级领导班子领导发展的能力建设这个重点,
明确四大发展目标,即建设“学习、和谐、奋进、品牌”的泸州医学院。
扎实推进五大工程,即扎实推进 “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素质教育拓展工程”、 “特色优势品牌工程”、“和谐校园文明工程”。
5.泸州医学院的办学特色是什么?
我院的办学特色有两个:
一、融合中西医资源优势,构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需求,遵循高等医学教育的规律,坚持“中西医在发展中相互借鉴和融合”的理念,按照“中西医并重,注重于结合,立足于临床,着眼于应用”的原则,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临床实习等方面积极改革和创新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走出了一条培养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的新路子,形成了学院的办学特色,也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效和社会影响。我院的毕业生较好地掌握了中西医的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思维方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我院中西医结合这一办学特色一一直受到医学教育界的关注于好评,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弘扬“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泸医精神,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医学人才
55年的办学历史孕育、铸就、传承了“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泸医精神,这是我院独特鲜明的文化积淀与人文精神,是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的传统血脉和力量源泉。正是在泸医精神的感召、熏陶和激励下,我院毕业生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和思想素质好、动手能力强的突出特点,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赞誉和好评,在医疗卫生事业和其他各条战线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6.泸州医学院现任党政领导是哪几位?
我院现任的党政领导有8位,他们是:尹杰霖(党委书记)、马跃荣(党委副书记、院长)、程文玉(党委副书记)、刘广益(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蓝顺清(副院长)、曾晓荣(副院长,主管本科教学)、廖斌(副院长)、邬丽莎(副院长)。
7.“泸医精神”是什么?
——团结奋斗、艰苦创业。
8.泸州医学院的校训是什么?
——高尚医德、精湛技术、健壮体魄、服务人民。
9.泸州医学院的校风是什么?
——团结、勤奋、求实、进取。
10.1963年4月,朱德委员长为我院的题词内容是什么?
——继承祖国医学遗产,学好现代医学科学,为广大人民服务。
11.泸州医学院现有多少全日制在校生?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416人,其中留学生197人,研究生503人,本科生11,876人,专科生147人,成人教育脱产生693人。
12.泸州医学院医疗服务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状况如何?
学院三个直属附属医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疗、科研、教学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连上台阶,早在20世纪60年代,附属医院率先在四川省成功开展断肢再植手术;70年代末继华西医科大学之后在四川省第二家成功开展器官移植手术;2004年、2005年相继成功开展四川省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术、心脏移植手术,是川、渝、滇、黔结合地区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近年来,学院加强了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日本、德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教育、医疗卫生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联系,并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援外医疗工作成绩显著。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遗传学家吴旻教授受聘担任我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口腔医学专家邱蔚六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刘家琛大法官,中国社科院首批学部委员梁慧星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受聘担任我院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通过扩大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院教学、科研、医疗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13.我院是何时建立城北校区的?
学院于2001年5月举行了城北校区奠基仪式。2001年10月,城北校区首批2001级本科新生进驻新校区学习。截止2005年,城北校区投资2亿余元,完成了一期建设工程,目前已启动城北校区二期工程建设。
14.我院现设有多少个二级院系?
学院现有16个二级院(系):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麻醉系、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系、公共卫生系、生物医学工程系、法学系、体育系。
15.我院现有多少个党政管理和教辅工作机构?
学院共有21个党政管理和教辅工作机构: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监察处、组织部·党校、宣传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武装部·保卫部(处)、工会、团委;院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高教研究室、科研处、研究生处、计划财务处、审计处、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处、物资采购中心、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部、离退休管理处。
16.学院现有多少所附属医院?
学院现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泸州医学院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另有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内江医院(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附属自贡医院(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附属凉山医院(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附属宜宾医院(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
17.学院现有多少本科主要临床教学(实习)医院?多少专业实习基地?
现有附属医院共9所,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三级以上非直属附属医院6所;另建有三级乙等及以上临床教学(实习)医院18所;稳定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基地5个。此外,学院近年来积极拓展近医、非医类本科专业的专业实习基地,先后在省内外遴选和建设了13个稳定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有力地保障了近医、非医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18.学院有哪些“精品课程”?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开展“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17门,校级精品课程18门。
8门省级精品课程分别是:人体解剖学、外科学总论、组织学与胚胎学、诊断学、生理学、医事法学、临床麻醉学、病理学。
19.学院现有哪些重点学科及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现有省、厅级重点及重点建设学科8个,分别是:
内科学(传染病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外科学(血管外科学)、外科学(肝胆外科学)、中医内科学(脾胃内科)、中医内科学(肝胆内科)。
20.我院有哪些本科专业?
我院共有18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英语、药学、中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法学、应用心理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体育、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
21.我院的品牌专业是哪些?
我院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于2006年成为四川省品牌(建设)专业;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法学(医事法律方向)专业成为院级品牌(建设)专业。
22.学院现有多少个省厅级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医学电生理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省级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实验中心。
23.学院现有哪些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心血管医学研究所等16个省级、院级研究机构。其中,作为四川省科技条件平台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心肌电生理实验室、省重点学科传染与免疫研究室具有较高水平。
24.我院现有多少专任教师?生师比如何?
我院现有专任教师791人,外聘教师196人,折合教师总数889人,折合在校生人数14,061.5人,生师比为15.82:1,能满足本科人才培养需要,达到合格标准。另有直属附属医院医师504人承担临床教学工作。按照医学院校评估指标体系A级标准计算,我院现有医学门类本专科学生10,166人,医学门类教师总数785人,医学门类生师比为12.95:1。
25.学院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有多少?比例如何?
学院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有24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59%。近三年,学院又送培教师脱产或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215人,预计2008年我院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将达到55%以上。
26.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有多少?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91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165人。
27.学院现有多少硕士生导师?
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189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84人。
28.我院首届教学名师是哪几位?
2006年,学院开展了首届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基础医学院税青林教授(医学遗传学)、冯志强教授(生理学)、临床医学院罗兴林教授(心血管内科)、人文社科学院唐平教授(医学心理学)和中西医结合学院王明杰教授(中医学)等5位教师当选为我院首届教学名师。
29.学院现有多少教学管理人员?
学院现有教学管理人员65人。
30.我院哪些专业属于新办专业?
按照《评估方案》的定义,新办专业是指毕业生不足三届的专业。因此,到目前为止,我院药学、中药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基础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法学(医事法律方向)、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方向)、市场营销(医药管理与营销方向)、生物医学工程、社会体育等12个专业属新办专业。
31.泸州医学院占地面积多少?
学院现有忠山和城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83,854 平方米(1476亩)。
32.学院生均占地面积有多少?
学院生均占地面积为73.33平方米。
33.学院现有教学用计算机多少台?每百名学生配有计算机多少?
学院现有教学用计算机2040台,每百名学生配有计算机15.21台。
34.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多少?生均值有多少?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人民币7586.89万元,生均值5395.51元。
35.我院现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多少? 每百名学生座位是多少?
我院现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5162个(其中,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4274个,语音实验室座位数888个),每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13.01个。
36.学院现有多少个教学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学实验中心(室)31个,其中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室)13个,专业课教学实验中心(室)18个。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实验中心为“四川省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37.学院图书馆总面积有多少?座位数及开放情况如何?
图书馆建筑总面积为28,212㎡(含在建的城北校区20,000㎡新图书馆)。图书馆现有阅览座位数1,255个,城北校区新图书馆建成后,阅览座位总数将达到3,255个;图书馆书刊借阅部每周开放74小时,电子阅览室每周开放95小时,网上资源全天24小时开放。
38.我院图书馆现有多少图书?生均拥有图书多少?
馆藏文献124.11万册(含电子图书53.29万册)。2003年至2006年8月,新购纸质图书17.04万册。目前生均文献量88.26册,其中纸质图书70.81万册,生均50.36册。
39.我院从哪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有多少本科毕业生?
我院从1977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迄今已有近15000名本科毕业生。
40.我院是从哪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的?现有多少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我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我院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生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眼科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口腔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药理学。
41.我院附属医院的临床床位总数有多少?
我院附属医院的开放床位总数是6447张,其中直属附院的床位数1274张,非直属附院的床位数5173张,生均床位数为0.63张。
42.近三年来,我院的四项教学经费投入有多少?
2003~2005年,我院的四项教学经费投入分别达835.26万元、1086.43万元和1275.97万元,四项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分别是21.75%、23.94%和26.51%。
2006年预算安排四项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28.60%,实际支出预计超过30%。
43.近年来我院的科研情况怎样?
近三年,学院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25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0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8项,省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4项,国家专利授权8项;出版学术专著44部,发表论文2,919篇,其中核心期刊453篇,SCI收录论文19篇。
44.我院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有哪些?
学院主办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并获得国际文献检索系统CODEN代码和国家科技期刊统计源的《泸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份医学与法学交叉渗透、相互结合的学术性季刊《医学与法学》杂志创刊发行。
45.我院开设了哪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医学人文教育课程?
我院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医学伦理学、法律基础等7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中《思想道德修养》和《邓小平理论概论》为“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
学院开设了医学英语、大学生性文明与性健康、大学语文、普通话、应用写作、文学欣赏、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声乐合唱艺术、中外美术名作欣赏、音乐欣赏、美术基础与国画、医学学习论、大学美育、公共关系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人际沟通、广告创意学、心理健康与咨询、组织行为学、医学辩证法、现代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逻辑学、人力资源管理、科研方法学导论、社会医学、计算机实用网络技术、医学教育技术、医学信息检索、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管理制度解读等32门医学人文教育选修课程。
46.我院学生享有哪几种奖学金?
目前我院学生享有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四川省奖学金(助学金)、“广州助学金”、“徐僖院士奖学金”、“泸州老窖奖学金”、“升和药业助学金”、“康居物业创新成才奖学金”等各级各类社会奖学金,还有学院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其奖励面达到45%以上。
47.我院的勤工助学活动开展情况如何?
我院十分重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建立了完善的贫困生助学体系,多渠道争取银行助学贷款,设立“升和药业助学”项目,利用国家及四川省奖学金、省助学金、“广州助学金”、“徐僖院士奖学金”、“康居物业创新成才奖学金”等各级各类社会奖学金,解除贫困生的后顾之忧。2006年,学院又争取到福特基金“提高贫困生能力”项目,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更传递了“授之以渔”的理念,树立了贫困生学习的自信心。
48.我院近三年本科招生情况如何?
目前,我院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是近年来考生报考的热门省属本科院校之一,第一志愿录取率均保持在90%左右,川、渝两地连续三年第一志愿录取率达到100%。
2003~2005年我院在四川省的理科调档线平均高出省控线30分(2003年高出23分,2004年高出27分,2005年高出39分),文科调档线平均高出省控线20分(2003年高出23分,2004年高出14分,2005年高出23分),口腔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儿科学方向)、临床医学(眼耳鼻喉方向)录取的最低分均高于省控重点线,2005年录取平均分在600分以上(省控重点线598分)的专业及专业方向有13个;在重庆市理科调档线平均高出市控线48分(2003年高出54分,2004年高出54分,2005年高出35分),文科调档线平均高出市控线37分(2003年高出45分,2004年高出27分,2005年高出40分)。
49.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近年来,我院充分挖掘各种有利资源,不断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近三年年底就业率均保持在94%以上,三年平均就业率超过95%。2003年、2004年、2005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4.26%、96.53%、95.77%。
50.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分为几个等级?我们评估的目标是什么?
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四个等级。我们评估的目标是:确保良好,力争优秀。
51.我们在评估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迎接教育部专家的评估是目前学院的头等大事,评估的结果将关系和影响到学院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每一个热爱泸医的人,每一个曾经或正在泸医生活、学习、工作的人,每一个对泸医有感情的人,都应该关心、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并积极参与到其中去。
在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理解评估的意义,熟悉《评估方案》中的指标体系和要求;第二,要了解校情,熟悉部门和所在二级院系的情况,确保专家检查和座谈时能够“应对自如”;第三,要做好接受各项检查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师的授课、学生的抽考、行政管理干部的询问等;第四,要积极参与评估期间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五,对专家要有礼貌,言行要有分寸,不说有损于学院形象的话,不做有损于学院形象的事;第六,要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和有序;第七,要显示良好的个人修养,注意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第八,要坚守自己的岗位,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好本职工作。当然,上课前一定要关闭手机,开会时要将手机调至无声状态。
52.如何看待泸州医学院的发展现状?
泸州医学院是一所具有55年办学历史的教学型医学院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一代代“泸医人”的不懈努力下,学院度过了创业的艰难时期,走出了“文革”的动乱时期,迈入了开放的变革时期,今天,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期。
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我院的教学基础条件还不是最好,给师生员工提供的发展平台还不够理想,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学院领导班子正在顺应改革潮流,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困难和问题。近年来,学院通过调整结构,控制规模,狠抓内涵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带动和促进学院走上了快速、全面、协调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在这次“评建”过程中,通过“以评促建”,学院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教学中心地位更加牢固,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质量正在稳步提高。
评建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全院上下的凝聚力,学生成为了评建的直接受益者,校园环境和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没有评建,就没有学院的快速发展变化;没有评建,就没有学院的崭新面貌;没有评建,就没有学院的生动发展局面。评建工作的开展对处于西部地区发展中的泸州医学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为学院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次教育部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经历这次全面的洗礼,学院的各项工作会越做越好,办学质量会产生质的飞跃,学院的前景会更加美好!
53.在评估进入倒计时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行动?
在泸州医学院55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优良文化,形成了 “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泸医精神。泸医精神是一种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节约精神,一种励精图治、生生不息的的自强精神,一种不计得失、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一种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一种知难而进、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一种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
我们要继承这些优良传统,同时要创造新的迎评精神,那就是: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无私无怨的奉献精神、泸医一家的团结精神、周到精细的“至善”精神、誓争优秀的“向上”精神、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等等。
倒计时就是冲刺令,我们要利用仅有的时间去冲刺。冲刺状态下的行动,不能是漫无目标的,必须是目标明确的,不能是四平八稳的,必须是雷厉风行的,不能是左顾右盼的,必须是全神贯注的,不能是效率低下的,必须是立竿见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