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鸣不高兴:“太阳”上空的“乌云”


 

黄鸣不仅是不高兴,而且是有些“出离愤怒了”。继黄鸣万言书之后又连发了一问、二问、三问江苏某媒体的总编,还要在北京开新闻发布会,可见黄鸣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让普通读者奇怪的是在该媒体中被点名的不光有皇明太阳能,还有行业的主流品牌如四季沐歌、太阳雨、清华阳光、华扬等,为何只有黄鸣对这个点名大动干戈,而其他被点名的企业“万马齐喑”,没有一点动静呢?难道是其他被点名企业深知企业对应媒体的潜规则是“沉默是金”,还是黄鸣代表的皇明太阳能企业被逼到了“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的绝路?黄鸣作为太阳能第一人,作为经营企业十几年的企业董事长,应该知道用博客去抒发自己的想法和把博客变成与媒体公然对峙的舆论阵地,应该不是企业的上策吧?
有点媒体常识的明眼人不难看出江苏某媒体报道中对皇明太阳能的批评时点名,表扬时不点名的做法确实有点不厚道。这也是黄鸣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大书特书“万言书”的主要动因之一。批评是点名道姓,表扬时却吞吞吐吐、含糊其辞、语焉不详。这不得不让读者怀疑媒体的公正性,这个老百姓应该自有公断。
如果稍有点行业常识的人看了该媒体的报道,应该像黄鸣一样,发现若干主观臆断的东西。这也难怪黄鸣搬出新闻老前辈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出来论理了。如该媒体对太阳能第三方安装服务模式(这个也是黄鸣提的)的论述:“尽管已经有人提出采取“第三方安装服务模式”来解决售后问题,然而面对日趋成熟的消费素质与传播途径,这个赌注下得有点险。”有点行业常识的人都知道黄鸣提出的第三方服务模式已经不是什么新模式,家电等成熟行业已经成功运作多年了。借鉴成熟行业的服务模式难道有错,而且是错在“日趋成熟的消费素质和传播途径”,是“赌注”,并且“有点险”,对这个驴唇不对马嘴的评论除了一头雾水之外,只能是无语了。
通过该媒体的报道和黄鸣的万言书,读者不难推断出该媒体总编大人对黄鸣领导的企业应该所知不多,是不能了解还是不愿了解,这个不得而知。否则黄鸣也没有必要如此费劲巴列地写“万言书”与这位总编沟通:大段大段的企业介绍,让人感觉有点误以为在看企业宣传手册。这点足可以看出双方平时沟通得远远不够。对一个有志于关心太阳能产业良性发展、有志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媒体,对其行业的领导品牌如此陌生,如此不了解,不知双方谁在做“躲猫猫”的游戏?是媒体的错还是皇明太阳能的错?
该媒体对黄鸣及其领导的皇明太阳能提醒的一点是非常值得黄鸣警醒的:在一个鱼龙混杂的行业想“出淤泥而不染”“独善其身”是非常困难的。皇明太阳能,作为行业老大,当这个行业健康良性发展时,他是最大的收益者,能获得最大的市场蛋糕;当这个行业还是很乱、很初级的时候,行业老大也是最大的受害者。坦白地讲,江苏该媒体的报道基本是反映了行业的现状和行业的现实,但没有反映皇明的现状和现实。这是黄鸣最愤愤不平、耿耿于怀的——“为何贵报在讲述整个行业的诸多隐患及问题时,偏偏把一个竭尽全力与这些不良现象和隐患作斗争的领导企业拉出来,让读者误以为它就是祸首?” 当一个行业里满眼都是武大郎的时候,很难让人相信这个行业的领导品牌就是姚明。这就是老大的宿命和苦楚。不想被波污水,不想被黑锅,有时真得是很困难。江苏该媒体不是第一个,或许也不是最后一个。黄鸣虽然很早就痛彻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早就对行业振臂高呼“欲做品牌行业,先做行业品牌”,并促成了可再生能源的立法,为太阳能行业奔走呼号,鞠躬尽瘁,但可以预见的行业未来还是乌云相随、荆棘满地,还是任重而道远,还需要艰苦卓绝。
至于对那个与黄鸣对这干的自由撰稿人,笔者实在提不起评论的兴趣。用黎叔的话说就是“技术含量”低了点。笔者一直认为中国缺的不是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式的慈善企业家,中国目前最缺的是能把企业做好、能把员工照顾好的企业家。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讲,能做好企业、能照顾好自己的员工应该是企业和企业家最大的慈善,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今天。黄鸣在德州搞得热火朝天的中国太阳谷和两大风投VC对皇明去年的逆势投资,至少说明黄鸣是个优秀的中国企业家。至于他是不是一个慈善家,就不应该过于苛求了。
至于对经销商的管理,这是中国所有采用经销商渠道模式的厂家心中永远的痛。笔者敢打赌,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老板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的经销商体系、经销商管理没有问题,都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黄鸣对经销商之所以“无所不用其极”地创造了“整治经销商的十大招数”,一方面是说明了黄鸣及其领导的企业对经销商管理的严格和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更说明了经销商的管理对中国所有的企业是个“高难度”的活儿。对中国所有的厂家来讲,经销商管理上不出事是不太可能的。关键不是出不出事的问题,关键是出了事能不能及时、妥善处理、避免再犯的问题。从这点上,黄鸣在他的万言书里讲了很多企业的理念、规范、制度和做法。笔者对黄鸣善意的提醒就是:说到了,不一定做到了;做到了,不一定做好了;做好了,不一定能坚持做好;坚持做好了,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坚持做好。可见做企业是个苦差事,对以有接近上千家经销商的皇明太阳能来讲,是个更大的挑战。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问题有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和杜绝。对媒体反映出来的问题,黄鸣表现出来解决的决心和勇气读者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黄鸣及其领导的皇明太阳能,笔者并不想唱赞歌,更不愿充当谁的枪手,还企业一个客观真实就可以了,这正是企业最需要的。对于处于朝阳行业的太阳能产业来讲,既不能捧杀更不能棒杀。乌云相随总是会有的,但乌云过后应是阳光普照的大晴天。
本文版权归作者韩锋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