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公司在本届车展上四大品牌32款车隆重亮相,向世人展现出“大奇瑞”的光辉形象、至此,奇瑞已构筑起三大架构:一为微车架构,借着今年微车下乡的政策,推出微车布局农村市场;二是新能源车架构,推出纯电动车S18下线,只售7---8元;三是推出高端架构,有瑞麒和威麟,首款高端品牌轿车G6下线。目前,奇瑞公司已经完成乘用车品牌奇瑞(CHERY)、中高端乘用车品牌瑞麒(Riich)和威麟(Rely)、微车品牌开瑞(KARRY)四大品牌共同发展的布局。对此,我对“大奇瑞”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的解读:
第一,弯道超车的战略定位。2009年以前,奇瑞的发展是低调至上。2009年以来一反常态,高调出击,这与奇瑞领导层对国际汽车市场的把握有关。在全球金融危机下,通用、福特放弃手下品牌,缩小规模做减法。作为国内自主创新企业,奇瑞享有国家鼓励小排量、支持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系列重大支持政策中,看到了机遇,决定隆重出场,以“成为世界级企业,打造自主国际品牌”为目标,实实施弯道超越,这表明奇瑞在卧薪尝胆十年的积累,终于厚积薄发。
第二,强大的研发实力基础。一个企业也有一个发展由粗放型转向依靠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的问题。奇瑞履冰知霜至,从一开始就注意积累自己的科技进步的资本。经过多年积累,已掌握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核心部件生产和制造技术。目前奇瑞所有车型均采用正向开发,奇瑞G6是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中唯一一款正向开发的中高端车型 。奇瑞汽车研究院已建立起自己的研发流程,具备正向开发能力。这是构建奇瑞可持续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所在。
第三,为政策机遇量身订做的机动灵敏。和总部所在的城市芜湖一样,奇瑞在抢抓机遇,调整自身发燕尾服策略上有着天然的机动和灵敏性。2009年初,奇瑞调整经营策略,突出营销的地位,抓紧构建销售网络,实现了奇瑞营销体系上的一次最大变革。经营策略的改变,带来了奇瑞新的开端,今年一季度奇瑞打破去年销售量下降的消沉局面,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其中,作为奇瑞由追求发展速度转向追求发展质量的奇瑞A3月销售突破5000辆,标志着奇瑞走进了汽车业主流行列。同样,今年国家出台各项政策也为奇瑞人灵敏地嗅觉到,成为政府刺激汽车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中受惠最大的企业之一。奇瑞在政策机遇面前的种种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质是就是为了应对政策机遇量身订做的。如《汽车产业振兴规划》1.6L以下车型免车辆购置税,奇瑞就是以小排量车起家的。受政策影响,奇瑞的小车、经济型车已经取代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不失时机地成产微车公司,推出微车产品,表明奇瑞在政策机遇面前的快速反应能力。政策鼓励自主开发,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品牌,奇瑞推出 两大高端轿车品牌和商务车品牌,正好应对政府公务车采购的不同细分市场。在电动车成为政府新能源的发展重点后,奇瑞推出弱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
第四,融资金融的支持。奇瑞是政府大力支持的自主品牌车企,是自主品牌车企中唯一获得开设汽车金融公司资格的企业 ,将于下半年正式开业,因此从长远来说“不差钱”,不像长城、吉利等企业在做大笔投资前得先保证企业较好的赢利。在汽车出口方面,奇瑞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100亿的专款贷款,意欲并购并购欧洲顶级汽车制造商沃尔沃,体现了奇瑞人的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国际眼光。
这次奇瑞在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台面积达到2600多平方,结合上述我的解读,可以理解业界对奇瑞“年轻、自信、向上、国际化”的最新感受,我也愿意以此九个字作为我自已、芜湖市民和芜湖城市的形象描述,第一个提出这九个字的人,真是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