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收入低农家的一块高考心病
李华新
据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的统计,今年重庆有上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其中有不少来自农村学校。记者近日在重庆江津、渝北、涪陵等区县采访时发现,导致农村学生弃考的原因,值得关注。( 2009-4-19 8:00:43 · 来源: 新京报)
在重庆部分区县采访时记者获悉,当前高职、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收入低”是农村学生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农村学生在重点高校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大量通过高考的农村学生进入高职、大专院校读书。上了高职或是职业学校,这样的学历是难以找到工作,即使是找到了工作,那也是无法还清家里欠账的。
其实,现在的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死结,而在这样的一个死结中,有的地方还在用射门个别的创业有成说事,这是在是有点误人子弟。说实话,假如是不上学仅仅会算账,就可以干买卖的话,上不上大学真是无所谓的事情,因为在江浙富二代那儿,父母积累的财富使得这些孩子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并非多么高。而有的通过门路上学的,即使不是名牌大学,那也是无所谓的,因为自己就可以在自己家里就业,他们是未来企业家产的继承人。而现在这些农家子弟,要上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跳出农门,就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生存状况,而现在的情况是,在就业寒冬中,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就业岗位,本科生挤占高职专科生岗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倒逼高职专科生岗位的现象,使得缺少社会关系和创业资金的农村高职、大专毕业生难以求职就业。
考不上好大学不如早打工。这一现象,刺激着即将参加高考的农村学生。重庆涪陵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说,不少农村学生自认考不进名牌大学,读高职或高专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不如早打工,早挣钱。
这个问题在一致被人们诟病,既往的那种出自农门的学生到知名高校深造的机会现在是越来越少了。而就其高中阶段的教育资源占有和家庭对学生求学的智力扶持,那也是城市的学生要优于农村的学生,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一些农家子弟在求学初期实际上就已经决定了她今后是无法进入名牌高校的。尤其是英语似乎成为一些农村学生先天的不足。而对于电脑的使用和掌握,更是农村孩子的一个软肋,设想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孩子能够和城里的孩子一起竞争,似乎是一个不大可能的事情。
农村以往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是不用考虑自己的工作问题的,而现在国家不管分配,需要自己找工作,而找工作的目标首选的就是城市。但是在城里找工作,对于缺少人脉和关系的农家孩子来说,如果你上来大学,而不是出自名牌,那么你的命运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现在看来农村的孩子现在仅仅是不愿意高考,这种忧虑一旦蔓延开来,那就不是不愿意高考的问题,而是会厌学,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会减少,因为上大学的支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即使是上了大学,那么未来的命运也会因为就业难,即使是有了工作薪水少,无钱买房无力成家,也是无法在城里立足的。那么农村家长本来冀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好前程,成为城里人的愿望也就无法实现,现在在参加高考,即使是上了,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块心病就会越积越重。
早挣钱,早为家里减轻负担,最终使得农村孩子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农村孩子的命运还会有改变的机会吗?!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诘问,也是一个很沉重的疑问。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