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发现的素质
喻建国
今天在辅导扬孙的作业时,发现扬孙在完成了两个小的计算后,发表了一通感受:“这个2×9和9×9的答案数字是可以互相调换的。”我一看,的确。
2×9=18 9×9=81
18和81这两个数字不是互相交换的吗。
我立即捕捉了这个时机,首先我大声地惊叫起来:“啊!真了不起,calvin竟然发现了一种数学规律。好极了。”扬孙被我这一声惊叫,起先有点摸不着头脑,接下来,面上泛起一阵得意。我就在扬孙面上泛起得意的神情时,获得了我预期的效果,那就是鼓舞了扬孙勇于去发现呈现在面前的变化,鼓舞了扬孙善于把发现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为了更好地扩大这一次提高发现能力鼓舞发现能力的教育效果,我特地将他的表达用书面形式加以记录:“某数的平方和某数的2倍所得的答数正好是2个数字的前后排列,求某数。”我写在纸上后,对扬孙说:
“请你读一遍从你刚才的发现中编出来的一道数学题。”
“什么是某数的平方。”扬孙读过我写就的文字后发问。
“一个数自己乘自己一次,就是平方。”
扬孙会心地笑了一笑,他懂了,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懂了。对“平方”,他懂了。
“等一下你把我写的这段文字抄一遍,你让爸爸去解,你让妈妈去解,你让从比利时刚刚回来探亲的大阿姨去解,看看他们解得出吗?” 我给扬孙设计了一个让他十分乐意做的事。
在他的作业完成后,他果真极其认真地把我的这段文字抄录在一张他自己准备好的白纸上。
过了一阵,他的博士爸爸来到他的房间看他了。
“爸爸,请你把这道题目解一解。”
“这是他在做作业时发现的一个内容,现在把它变成了一道题目。”我做了一点说明。
“啊!calvin真了不起,竟然出起数学题目来了。”他的爸爸连声称赞,同时开始解起这道题目。却不料在五分钟里,他的爸爸的五、六个答案竟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扬孙耐不住了,报出了答案。他的爸爸体会了一下,觉得这个答案很有意思。他又发表了几句表扬扬孙的话,离开了。
又过了一阵,他的硕士妈妈来看他了,情况和刚才他的爸爸的情况如出一辙。
扬孙把这一张他发现并初步构思又抄写的数学题纸小心地折叠起来,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平时他可从来不会如此当心地来折叠一张纸头的,这说明他十分重视自己的发现,他在这个发现中充分地感受到喜悦。
半小时以后,他乘着爸爸开的车子和妈妈一起去外婆家,在那里,他将遇到大阿姨,他一定会把他的数学题拿出来,让他的大阿姨解。他今天将充分地享受学习中发现的幸福。
我对今天自己的作为也作了一番思考:培养孩子善于发现的素质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而这种素质的培养成功对于这个孩子的一生将会发挥何等重大的作用。自然这种善于发现的素质并不可能通过这一次培育立竿见影,但是经常抓住机会,不断培育,就会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