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只有学会自律才不需要被管


中国人只有学会自律才不需要被管
作者:王世保


成龙先生近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针对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现状发出了一番感慨,“我慢慢觉得原来我们中国人是要管的。如果一不管,一开放,我们就会为所欲为。”无疑,成龙先生针对中国地区的现状作出这样的判断也是无可厚非的。在一个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的时代,在一个约束中国人心灵的固有道德体系早已土崩瓦解的时代,在一个已经不知廉耻和人性为何物的时代,除了采取外在的强制性地被动管束,还有什么力量能够维持现有的正常的社会秩序呢?
“管”是一个及物动词,它需要管的主体,也需要被管的客体,其本意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言行施加一种外在的约束,使其处在既定的社会秩序所规范的状态。对于一个社会而言,管的主体就是公共机关,而被管的是作为个人的每一个社会个体(包括公共机关的人员在内)。对于主体而言,要能施加管的行为,就必须有暴力机关能够对每一个客体施加威慑与可能的惩罚;对于客体而言,被管制是来自外在的强力约束,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那么什么样的人需要被管制,什么样的人才不需要被管制呢?
我个人认为恰是那些处在低级的自由状态的人是需要管制的,而那些处在自律的高级自由状态的人是不需要管制的。这就好比一个还未成年的小孩,他的言行是不受自我约束的,是随心所欲的,那么他就很容易犯错,甚至做有损社会的事情。这种还是处在本能原欲的没有任何自控能力的状态的个体,其言行要想得到有序的规范就需要对其进行外力的管束,通过外力的强制性约束,使其遵守正常的社会秩序。随着这个孩子的成长,其心智也逐渐成熟,开始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既定的社会秩序,不去做法规不允许的事情的时候,那么他也就自由了。这就是建立在自律基础上的高级的自由状态,正像孔子所言“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由此可见,没有自律就不会有真正的自由。被外在的暴力约束的自由只是一种低级的被动的自由状态,而基于人性自醒和自觉去控制自己原欲而形成的自律的自由状态,则是一种高级的积极的存在状态,它不仅是身体上的自由,也是心灵的完全自由。
在一个自由主义文化主导的社会,每一个社会个体与一般的动物状态没有多少区别,其言行都是听从自己内在原欲的倾向。于是在这个处在低级自由状态的社会里只有个人,没有社会。正常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关系上的,因此,在这个只有个人没有别人的个人主义社会里,要想有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就必须通过外在的暴力去管制每一个处在低级的自由状态的社会个体才能保证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自由存在。这就是说,恰是一个崇奉自由主义的社会才需要加强外在的管制,才需要更庞大的暴力机关。每一个社会个体在享受原欲的放纵的同时,也处在一种被外在暴力所约束的消极的管制状态。因此,在一个崇奉自由主义的社会里,只有用更多更强大的暴力去管制每一个社会个体的低级自由状态,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秩序的运行。与此相反的是,在一个崇尚道德自律的社会,那些学会自律的社会个体不需要外在的暴力强制,就能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于是建立庞大的暴力机关就是多余的,只要少许的暴力去惩罚那些违反法纪和社会伦常的个体就能维持社会稳定。
一个崇奉自由主义的社会,要想保证每一个人的自由,就必须有外在于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强大的暴力机关去管制;而一个崇尚道德自律的社会,每一个人基于人性的自醒与自觉形成的和谐与优良的社会秩序保证了每一个人自由的实现,强大的暴力机关对于这样的社会是多余的。
中国的老百姓必须学会自律,否则,就会被法规来管制;中国的政府官员们也必须学会自律,否则,就会被党纪国法管,如果党纪国法管不了,迟早是要全体老百姓合力来管的。因此,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需要学会自律,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和谐。
自由主义在中国必须得到有效地批判和清理,才能营建一个崇尚道德自律的文化氛围。中国人只有在这种崇尚道德自律的文化氛围里才能走向成熟,才能去积极地塑造自己基于自律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自由状态;只有处在更高层次的自由状态,才能不再需要被更多的暴力去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