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离主业投资的上市公司需慎重


  纵观国内外主要资本市场,能够实现百年老店式发展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着主业明晰的战略,比如国外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内主业明晰业绩稳定的贵州茅台、佛山照明等。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展开,研究发现偏离主业的投资使得许多行业性公司出现重亏,有的甚至名声赫赫却晚节不保。从资本市场来看,上市公司应保持主业明晰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大潮或金融危机的当口,偏离主业的投资宜慎重。

  在近年资本市场的潮起潮落中,许多上市公司按捺不住投资的冲动,暴富心理和对业绩的不切实际过分追求,在风险控制不当或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仓促上阵,结果却是非常惨重的。在香港上市的著名蓝筹股——中信泰富因内部控制不当炒汇合约巨亏91.55亿左右,事发后股价大跌,尽管有集团公司的力保,但警方加大17位董事调查使得事件升级,4月8日董事长荣智健、总经理范鸿龄被迫辞职。

   研究发现中信泰富业务主要包括:在香港地区的基础设施、贸易、航空、电讯、房地产项目;在内地的电厂、特种钢厂、在长江三角洲和海南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澳大利亚的铁矿开发项目等。多元化明显,但炒作外汇交易却是多元化业务之外。 结束荣智健时代的中信泰富开始出售非核心资产。

   中信泰富21日晚间公告称,其以19.8亿元人民币将其持有的北方联合电力公司20%的股权转让给广东粤电集团。而这部分资产原始投资成本为20亿元。从国内上市公司来看,一些公司在没有充分风险控制的程序下,也开始偏离主业加大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比如以航空业为例,截至今年1月初,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及上海航空等3家国有航企金融衍生品的账面亏损总额已经达到131.7亿元。其它如云南铜业、中国远洋等均在金融衍生品投资中出现重大亏损。央企偏离主业的炒作亏损或有央企注资来解,

  但国际资本市场却没有这么幸运了,曾造就中国最年轻女首富的碧桂园(02007,HK)也在年报中曝出因投资金融衍生品巨亏,而令碧桂园惨输的,是去年与国际大行美林签订的一纸股价对赌合约,作为拥有碧桂园59.12%股权的大股东杨惠妍的身价也因此而大幅缩水。

  事实上,在去年8月份碧桂园宣布其半年业绩的时候,有关其股价对赌协议将出现的巨额亏损就已经显露头角,以2008年6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该股份掉期的公允值损失约为4.428亿元人民币。而随着去年第四季度香港恒生指数大跌,碧桂园更是下跌惨重。

   去年2月15日,碧桂园宣布签订股价对赌协议当天的收市价为6.82港元,而在12月31日,其股价已跌至1.9港元,不到一年,碧桂园的股价已经累计下跌超过70%。股价大跌,令碧桂园不得不承受上述股价对赌协议的亏损。年报显示,以去年12月31日碧桂园的收市价计算,上述股份掉期合约的公允值损失扩大至约为12.415亿元人民币。研究发现,成功主业的地产商偏离主业进行风险期权投资付出的代价可见一斑。

   从目前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看,不少上市公司为题材炒作而开始迎合市场,而开始偏离主业,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难以成就百年老店式发展的不宜之举。

  总体上来看,透过国内外上市公司典型案例及资本市场发展表明,要成为稳定发展和持续经营的优质上市公司,应立足主业,而偏离主业的投资需要企业认真统筹时机和较完善的风险控制来进行,否则企业就可能因偏离主业而付出惨重代价,甚至倒闭或为经济大潮中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