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21日 星期四
我们学校原来没有图书大楼,只有分散在各教学楼里的多个图书室;现在,我们学校的图书大楼,外部终于建成了。只是从建筑的风格来看,和学校已有的主教学大楼的苏式风格相去甚远,没有老楼那么精致和优雅,或者说,谈不上有什么建筑风格,不过,是不过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普通建筑而已。现在,图书大楼正在搞内部装修,我今天还专门跑去看了看。
我们宿舍的窗户是朝北的,窗户下面就是排球场;下午三点钟以后,这里会很热闹。而我们不用下去,站在宿舍的窗户跟前,就能看得很清楚。这几天,我们系里班和班之间,进行男女排球的比赛。
1981年5月22日 星期五
我上次回家,在公交车上,钱包被偷走了,我不愿意再向家里要钱,更不愿意借钱,只能从自己的伙食费里省了。这几天,我早上不吃油条了,只吃馒头。
1981年5月23日 星期六
今天晚上,学校放电影,英国影片《抗暴记》。
我们班的男同学,这段时间特别喜欢在宿舍打牌,可我不喜欢打扑克,也很反感一堆人又是抽烟又是喧闹地在我们宿舍玩牌。
我在报纸上看到,上海最近办了两台音乐会,一台是新秀音乐会,一台是大学生音乐会。两台音乐会的风格迥异,因此,现场的秩序也迥然。前者,演唱者手拿话筒,刻意模仿港台歌星的表演风格,唱那种酒吧小曲,场内的观众被演唱者煽得又喊又叫的,特别颓废;而后者,歌声是蓬勃向上的,演唱是规规矩矩的,现场的气氛也是祥和安静的。
1981年5月24日 星期日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1980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百花奖的获奖名单。获得这一年度百花奖的影片是:《天云山传奇》、《庐山恋》和《七品芝麻官》;获得这一年度金鸡奖的影片是:《天云山传奇》和《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成了难得的双奖影片,可我不觉得这部影片有多感人,而是觉得它的说教味太浓了;同样获得双奖的,还有一位眼下红得发紫的女星,她就是上影厂的张瑜,我觉得张喻的表演还显得幼稚。
1981年5月25日 星期一
今天上政治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说,现在报刊上正在批判白桦编剧的电影《苦恋》。听了此说,我心想:怪不得近来《大众电影》杂志,对白桦编剧的另一部影片《今夜星光灿烂》的评论突然终止了呢;也难怪《今夜星光灿烂》这部被誉为一部创新的战斗故事片的影片,没能得上文化部的优秀影片奖。我倒觉得,这部影片看起来不像以前常看到的那类战斗故事片那样假大空,而是更轻松自然,更有人情味儿。
听说著名影星赵丹临终时说过:希望能给他主演的电影《武训传》评反;还说让政府部门不要过多地干预文艺工作。我也听说了赵丹的这两条建议也遭到了批判。这几年,我看过很多复映的赵丹主演的影片,我觉得这是一位在中国影坛不可多得的天才级男影星;看过他的故事,我觉得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令人扼腕叹息的戏,一部由时代悲剧铸成的人生悲剧,让人很惋惜!
1981年5月26日 星期二
今天下午,我们二班和一班一起上体育课,进行1500米的达标测试。
今天的外语课上,杨老师给我说,外语教研室要研究我去英语师资班的申请了,她让我自己去找外语教研室的丁明一主任谈谈。
我们学校的新图书馆大楼开始启用了,今天晚上,我去那儿自习。
1981年5月27日 星期三
这两天,我得了重感冒,不停地咳嗽也不停地流鼻涕,今天我去看了校医。
1981年5月28日 星期四
今天下午,我去外语教研室找丁主任,主任室里还有另一位副主任在,正副两位主任问了问我的家庭情况和个人经历。丁主任很严肃,而那位副主任则要和气得多,他听我说是浙江人,说他也是浙江人。丁主任让我明天来这里面试。
1981年5月29日 星期五
今天下午,我去外语教研室面试。他们一共来了七个老师,有丁主任、外语教研室的书记、和给我们上课的杨老师。他们让我读课文、念音标,用英语回答他们的英语提问。傍晚,我去杨老师家,问这次测试的结果怎么样;杨老师说,他们认为我的语音和会话能力都比较差,这样,我即使到了英语师资班,也是跟不上的,说以后如果有外派学习的机会再说吧。我明白,去外语师资班的想法已经很难实现了。
今天,我在广播里听到,宋庆龄在今天晚上的8点18分逝世了;这是一个有太多故事,也很值得读解的女人。
1981年5月30日 星期六
人的一生有很多的转折点,可是,却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机会,错过了,可能就永远地过去了,人生的道路也就很不一样了。我想,如果当初萧主任来问我的时候,我同意去学校的英语师资班,就会改变我的专业方向;毕业以后,留在西电当英语老师,这条路可能会很顺,也很适合我。我一犹豫,这个路口就错过去了;我还得继续学这个我越来越不喜欢的专业,而将来,又能有什么好工作留给我呢?再想折回去找那个路口,已经找不到了。我很相信命运,也许这就是命运给我的安排吧。
1981年5月31日 星期日
今天,我去蒙大龙家,想去和他聊聊,他家没人。
我就去南门里的光明电影院看了场电影《好事多磨》。这是部喜剧片,主演是郭凯敏和龚雪。也许是我从小被父母灌输了太多的我们家是上海人的观念在影响我吧,我对上海的一切人和事,都会多一份好感,对上海的电影明星和上影厂拍摄的影片,也会有所偏爱。我特别喜欢温和宽厚的郭凯敏,看到他我会想:我要有这样一个大哥哥该有多好呀!
下午,我回到学校,下午饭刚刚开过,我从食堂后面进去,买了两个馒头就着咸菜吃了。晚上上自习的时候,我觉得很饿,到学校里外的商店去看了看,可什么也没有买到;回到宿舍,我看到不知哪个同学的碗里剩着一个馒头,我很想吃,可又不好意思开口要,我深深尝到了离家在外挨饿的滋味。如果在家里,总会有些东西吃的;可在这里,食堂关门了以后,就只能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