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经济社会学家西德尼•甘博(1890-1968)曾于1908-1932年间4次访问中国,对中国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做过调研。偶然的机会,在“爱历史---老照片故事”网上发现了1917-1919年间他在杭州拍摄的一批照片,特别感慨,甚至有点激动。
虽然是90年前的照片,但有些镜头中的场景我竟然似曾相识,与我记忆中的老杭州还有点关联。
我一直在后悔,小时候怎么就没有多拍摄一些杭州的建筑、街景,因为我印象中当时的杭州是一个河道密布的“水城”,就像这张照片拍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是船(这好像就是现在的中河,当年居然那么繁忙)
现在的浣纱路过去也是浣纱河,你想想杭州现在的地名中有多少“桥”就可想而知了。看看90 年前杭州的市井生活吧,好像比我小时候看到的并不差多少.
这里肯定就是现在的中山中路了,前方像似有个牌坊,估计是快到“清河坊”了吧?听说中国美院的教授们在改造这条街,天哪!你还不如就照这样子建了,再要弄出个现代“河坊街”来,真能把人恶心死了!
这是什么地方?我说不准了,哪位老杭州给我点拨一下啦!
看看,这是卖包子的,小孩有点馋了……
这是做鼓的,正在绷鼓面呢!没错!这是张小泉的剪刀铺!
这应该是都锦生丝织厂吧?
这是柴禾店,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煤气公司,只是中间还有煤球店作为过渡,我小时候只见到过煤球店。
这是制造雨伞的,不过那会儿的雨伞是纸做的,可能连油布伞都还没出现呢。当然,现在也没有油布伞,“下岗”了,都改用“天堂折叠伞”了。
这是干嘛知道吗?原理跟车床一样,只是动力差一点——它是用脚踏板、带动皮带轮……
这是冲击电钻的前身,我干雕刻时用过,可好使嘞。
这东西是以前家里养鸡用的……
这壶够牛的噢!
修棕棚床垫的,这估计现在还有……
现在“这个可以有!”一般在仿古家俱厂里。
“这个可真没有”,我不知道这是干什么?哪位知道的麻烦你告诉我一下。
见过这么媚的香客吗?
见过这么雷人的拍拖吗?
他们那时候跪着是不低头的啊……
雷峰塔原来是这样的啊!还好白娘子分到新房子了,多亏了改革开放……
这是集市,可怎么没有城管啊?
瞧!当年毕业有多隆重啊,又是“声价十倍”,又是“翱翔四方”,不用找工作啊?
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就是“公共领域”,中国人说,这不就是凑个热闹嘛……
还有好多 ,日后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