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计划书的撰写
之一
经常有创业家朋友来咨询如何制做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到底应包含哪些内容,跟投资机构打交道是否一定要有商业计划书,投资者眼中理想的商业计划书是什么样的等问题。
商业计划书,作为创业家引进私募股权融资的敲门砖。一份优质的商业计划书对私募股权融资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事实又是残酷的,投资机构平均每收到100份商业计划书,只有5——8份会受到重视进入到尽职调查阶段,而最后只有1——3个项目可能投资。
这就给我们的创业家敲响了警钟:一般而言,商业计划书的制作是成功引进私募股权融资的必要条件,但非充要条件!
那么,该如何制作一份另投资者另眼相看、看了爱不释手的商业计划书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先看看投资机构是怎样筛选项目的,其选择项目的核心标准有哪些。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关于选择项目的标准,投资界人士常用“三板斧”来形容,即:团队、市场、产品/技术。
那么,创业家在起草商业计划书时,就首先应围绕着“三板斧”来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尽可能的将项目的亮点透过商业计划书一览无遗的展现在投资家面前。
关于“团队”。
美国风险投资之父General Doriot这样说到,可以考虑对有二流想法的一流企业家投资,但不能考虑对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业家投资。
因此,关于“公司管理层(团队)”的介绍,应摆在商业计划书的首要位置。让投资者一拿到商业计划书就清楚了解到创业者及其管理团队能做什么、而且也只有这个团队才能将这个项目做好。因为投资者始终内心确信:投资是一项投资人的活动!因而,创业家在商业计划书中介绍“管理团队”时,应着重从创业者本人及其团队成员的能力、个人人品、知识结构、行业从业经验(侧重描述其在本行业内的技术、管理经验及成功事例)、团队的互补性、协作性、决策力及执行力。让投资者感觉到这是一个成熟的、稳定的、积极向上的、既有远见又务实、能将战略落实到位的且拥有核心价值观的管理团队。
投资界人士常爱用:“西天取经的唐增团队”,打天下的“刘备及其团队”来比喻其所欣赏、认可的管理层!
那么,准备引进私募风险资本的创业家们,真的可以借助起草商业计划书的时机,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团队。无论最终结果能否引进投资者,都很必要。
具体操作层面而言,商业计划书中“管理团队”的介绍具体应包括那些对公司发展负有重要责任的人员。
首先是公司董事会的具体成员(如有的话),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及董事,可以表格形式将他们的履历简单制作。
第二,公司董事长的详细阅历及本行业内的成功案例。
第三,公司的核心管理成员:具体如;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技术研发负责人、市场营销负责人等的主要经历和业绩。
商业计划书的制作,既是一项系统性的描述工程,也是一项对公司进行全面梳理的过程。
上文仅就商业计划书中的“公司管理层”模块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阐述,关于商业计划书中应包含的内容,具体还有:公司基本情况;产品/技术;研究与开发;行业及市场情况;营销策略; 产品制造;管理;融资说明;财务计划;风险控制;及其他(含备查资料清单,编制说明)等的详细介绍与阐述。
至于对每一模块的详细论述,将在以后的文章里提到。
谢得三律师
200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