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该问的话余则成却没有问


 

最该问的话余则成却没有问
——也说《潜伏》的合理结局
  
电视剧《潜伏》的最后,该不该是没有找到翠平这样的结局,这是于心不忍的“潜艇”粉丝们的热门话题。在下作为一个满头白发的“潜艇”粉丝,当然也很希望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是“香港接头”一节里,“上线”说余则成和翠平“已经不可能在一起了”,这在当时的情况和时代背景下却又是必然的。不过无可奈何之余我还是觉得,“上线”和余则成那一段对话有孛于剧情;最该问的话余则成却没有问。
我们不妨想一想,余则成不惜违抗上级三番两次叫他撤回的命令,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搞到那份潜伏特务的名单。那是用生命作赌注啊!由于他的勇敢、执著和智慧,他终于如愿以偿,冒死获得了这份名单。可是命运却又和他开了个玩笑,使他从此无法脱身,不能亲自把情报带回我方、交给上级。不幸中之万幸的是,在机场他意外的发现翠平并没有牺牲。于是他又一次冒着生命危险,仿扮起了老母鸡,向翠平传递了情报信息。这个比他和翠平两人的生命都重要的信息,翠平是否取到手里,是否送回了我方?这应该是他日后见到“上线”接头人时最想问,也是最急于问的问题。因为他相信、而且了解翠平,希望这个已经和自己十分默契了的革命伴侣能够安全地取出情报,顺利地送回我方、交给上级。
所以我觉得,余则成到香港与联络人接头时最想问一句话应该是:“翠平回家了吗?该带的东西都带回家了吗?”如果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余则成才会放下一颗悬着的心,继续在敌方的营垒里安心地潜伏下去。
而目前的结尾里,余则成问的却是:“你们找到翠平了吗?”这一句问话,很有些莫名其妙。难道余则成知道翠又失踪了吗?没有哇!在机场明明看见了嘛。在此前不久,上级在广播里告诉了余则成“翠平不幸牺牲”的消息,所以上级是不会再派人去找翠平的。只能是翠平突然回到“老家”,找到上级,带回意外的惊喜;这才顺理成章啊!
在第30集的剧情里,事实上也是翠平回到了“老家”,还以她和余则成的名义上缴了27根金条的党费,天津的国民党特务因为余则成和翠平二人提供的情报被一网打尽。怎么在结尾里竟然出现联络人“没有(找到),找到了还能怎么样”这种驴唇不对马嘴、于情于理都是相孛的对话呢?
或者可能这样解释:翠平为了余则成的安全,在那个小镇子隐姓埋名了嘛。是的,隐姓埋名确实必要,但是这并不等于说翠平就和组织失去联系了啊。大家想想,翠平临盆前腰里还别着手枪,是谁发给她的?老百姓还以职务相称叫她“主任”,她怎么就会“没有(找到)”呢?北京卫视与东方卫视播出的版本,把余则成到香港与联络人接头的对话加了一句:“这么优秀的同志必须找到”,就更是画蛇添足,也太小瞧我党我军情报组织的运作能力和水平了。这么优秀的同志已经回到我方,决不会莫名其妙地失去联络。我党我军情报组织更不会向余则成隐瞒翠平已经归队的消息、隐瞒名单情报的结果;只能对他进行奖赏、提出继续潜伏的鼓励才是啊。
那么这个结尾应该怎样对话才比较合理和圆满呢?笔者不才,也狗尾续貂搞了个这样的结尾对话供大家参考:
 
余则成:翠平回家了吗?
接头人:你放心,已经回家了。
余则成:天津的东西都带回家了吗?
接头人:都带回家了。(耳语)金条以你们俩的名义缴了党费,“炸弹”都排除了;组织给你俩记大功了。(余会心一笑)
(布置继续潜伏任务后)
接头人:招商会后,有个舞会,你要过去邀请她跳舞,然后开始交往、恋爱、结婚。
  余则成:又假扮夫妻啊。
接头人:最好做真夫妻,这是最好的掩护。
余则成:那不成,翠平怎么办啊?
接头人:她有组织照顾,你应该放心。
余则成:移情别恋,我做不到。
接头人:台湾解放之前,你和翠平还不能团聚;要面对现实、面对环境。
余则成:(不语)
接头人:你和新的助手要象和翠平一样,亲密配合。要安心潜伏;这是组织的希望,或者说是决定和命令,要服从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