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房地产蓝皮书》预测,住宅价格会在今年下半年止跌企稳,但来自市场的信息是,一些房地产企业的销售价格已经水涨船高。
近日,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随着市场需求的复苏和开发商融资渠道的打开,房价从2月开始局部触底回升,到3月,很多城市出现大规模的项目涨价现象,涨价项目占全部在售项目数的14%。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十大房地产标杆企业在售项目均价小幅上涨,环比涨1%。这十大标杆上市房企包括保利、复地、富力、华润、金地、绿城、万科、雅居乐、招商和中海。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依靠自身网络及公开渠道对标杆上市房企项目进行定期跟踪监测显示,8大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杭州)3月一手房成交量环比增57%,而标杆上市房企的销量环比增幅达80%,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据中原统计,深圳商品房市场3月均价上涨约1%,大多数项目涨5%,个别涨幅超10%,万科在深圳的金域华府项目3月新推出的盘源较1月有10%的上调,从11500元/平方米涨至13000元/平方米。
万科近日在上海的代表楼盘万科新里程的新一期房源刚刚开盘,消息人士透露,开盘推出的数十套房源价格较前一期上涨近千元,但销售状况良好,且不排除下一批房源继续上调房价。
与房价上涨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十大房企的库存压力。中原报告显示,3月底,十家标杆房企已经领了预售证而未销售的库存面积达到1635万平方米。由于成交激增,十家房企3月总销售量284万平方米,占库存面积的17%。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但总存量仍然巨大。其中,金地、雅居乐等存量去化周期较长,约在10至12个月之间。
除了可售项目外,根据中原统计,在2月至3月间,十大房企尚有土地项目和在建项目共217个,其中万科59个,保利30个。
“此轮成交高峰来自去年底积压至今的刚性需求,由于刚性需求对价格敏感,预计积压的需求于近期大量释放后,下半年的销售状况不容乐观,涨价局面难以持续,开发商须谨防盲目跟风涨价。”中原报告称。
解读:这既是一种奇特的现象,也是一个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的事实。
自2008年以来,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作为资本密集度相对较高的房地产行业理所当然地遭受危机的严重冲击。而且,冲击的结果必将以行业性整合、房价的理性归位为终结,这是市场经济及其由此衍生的经济危机的必然。这种必然是任何市场的、政治的、人为的力量所无法抗拒的。这是市场的“自我完善法则”,是一个经济、社会的生态性问题。
不曾料想的是,在中国的“特色政治制度”下,房地产行业却以“抱团取暖”“绑架政府”“猪坚强”等等绝杀技力挺市场调整的合理法则。而且,在这样一场对抗中,作为公正方的政府不但丧失了政治立场和原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与这种悖逆于潮流、敌对于民生的迂腐力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以至于演绎出只有中国才有的所谓“逆势涨价”“联盟对抗”的纯粹的资本垄断行为。
上文列举的报道事件,以及前几天出台的什么“蓝皮书”,不都是这样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