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扫帚的感想


         同事在办公室里,说老父老母离开她家,去了姐姐家,她终于有机会把扫帚扔了,买了一把新的。我们都很纳闷,追问其中的缘由。原来,老父老母随她生活十来年了,家里一把扫帚也用了十来年。扫帚坏了,老人家就用铁丝缠起来细心的使用,一用就是十年,那扫帚也是伤痕累累。我说,你买新的回家旧的就可以扔了。她说,老人家固执的很,能用的东西坚决不会废弃的,要是买了新的,老人家絮叨的。这次老人家离开了,送走老人的当天她就扔了那把战功卓著的旧扫帚。

    其实,她父母有退休工资,她家也不至于一把扫帚都买不起。也不该说老人家吝啬,老人经历过生活的苦难,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因为我的祖辈和父母也是这样的人。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学会了踏实的生活。既不奢侈也不浪费。

    我认为节俭和吝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历来提倡的优秀品质。俗话说得好, 成由勤俭破由奢。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单位,延伸至一个国家,节俭是永远需要提倡与践行的话题。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但这与提倡节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从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吝啬一般指过分爱惜己之财物,当用而不用,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世界四大吝啬鬼------夏洛克、泼留希金、阿巴贡 、葛朗台人所周知。

  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人口却在不停的增长,不节约使用,行吗?一个国家的财富也是有限的,而国家的运转每时每刻都需要各种财富作为动力和支撑。不节约,行吗?像我们的国家并不富裕,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失学儿童;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有病无钱医,老人无人养的惨景;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因为贫困而犯罪的现象滋生。一方面是贫困,一方面是铺张浪费。公款消费每年9000亿,各地兴建宫殿式办公楼,官员吸天价烟,住豪华别墅。美其名曰“学习考察”,其实就是游山逛水,疗养娱乐,开开眼界。大凡学习考察的地方都有风景名胜,小则在国内,大则在国外。至于学会了什么,天晓得。

  一个家庭尚可根据实情有计划的利用资源,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为什么做不到呢?是不是因为国家的钱用起来不心疼,不用白不用?估计就是这种思想在作祟,所以迄今为止无数的红头文件禁止吃喝,禁止公款旅游,结果呢,越禁越烈,而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

  一件小事引发了我这么多的感慨,小女子手无缚鸡之力,只能空谈了,但是这分明是我们百姓的夙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