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从 “基本制度”的高度保障人民健康
李华新
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一部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 (来自新华社电消息)
《意见》要求: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从“基本制度”的高度保障人民健康,对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作为公共产品的制度,必然覆盖全民、公平享有,而且制度一旦确立,就是长期稳定的。
这个方案,政府主导的思路非常清晰,无论是政府加大投入,全民医保,重点扶持基层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等等,都体现了政府责任的回归。 基本医疗制度成为公共产品,用政府指导的行为来从根本上来解决医疗社会化的问题,让政府走出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怪圈,使医药真正分开,而且在医务人员的行医资格上,让医生多点职业合法化等等一系列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医疗卫生系统的结构,使得全民医保真正实行全面覆盖,这些对于每位公民来说,可是说是真正的摆脱就医难看病贵的真正有效的办法。
这次医改方案,历经三年终于面世,而且是在涉及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就有多达1百多出的修改,可以感到中央政府的决心和力度是相当大的,这里既有国力财力的条件的基本具备,同时也是在当下贯彻以民为本的民生观念的具体体现,也是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政府行为。因为民生从来都是具体的,只是医改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是需要国家的相关配套政策一起出台的一个方案,现在的方案已经是在最大限度和程度上体现了民生理念,但是这个过程也只能是渐进的,而不能一蹴而就。
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是涉及13亿人的重大民生工程,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必将对我国今后的医疗卫生发展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不过再好的政策和规定,也是需要人的执行,而执行力如何,那也是需要在执行的过程就行不断的修正和调试,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具体部门利益的时候,能否一切服务着眼于医改的方案,也是需要有一个痛苦的放弃过程的。如:我国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每一个制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都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公关”,过去的医疗招标采购制度是向众多采购集团和医院公关,现在则必然集中向一个部门公关。而如何能够在重新分配的权利面前真正处于公心真正为民,这既是一个新的考验,也是关系到医改能否成功的具体步骤的实施,而这样的一个现实,有必然会催生出新的利益格局。
医疗改革公益性目标已定,具体的行程仍然任重而道远。因为对于医院的所谓公益性,过去只是说说而已,而现在则是需要真正的公益体现,因此是具体的,因而这个过程,也就必然是需要真正摈弃市场化路线的,因为对公益的回归,不会只是具体的如何实施,而是需要思想深处民生观念的真正体现和兑现。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