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打造具国际竞争力装备制造业基地


  编者按:4月26日下午,第四届中部博览会组委会与湖南省政府在安徽合肥共同举办中国中部装备制造及汽车产业推介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商会、美中贸易委员会的会员企业以及沃尔玛、波音、迪斯尼、家乐福等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等近300位境内外嘉宾汇聚一堂,共商加快中部地区装备制造及汽车产业发展大计。现代装备制造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引擎,湖南要发挥产业优势,加大国际国内合作,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罗百辉 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

湖南装备制造业加速崛起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中部现代装备制造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湖南装备制造业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166亿,汽车产量14.5万辆,成为湖南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湖南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已经具有良好基础,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和汽车产业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建立中联、三一、江麓、南车时代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了一批自主品牌,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政策支持及产业服务体系,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等支柱产业,正在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化优势。目前,湖南装备制造业面临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中国装备制造产品尤其是工程机械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也给装备制造产业带来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机会。湖南完全可以立足现有发展基础,抢抓发展机遇,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重要基地。湖南明确将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产业列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相继配套出台了加快发展工程机械、汽车、轨道交通及电力装备等产业的地方性政策,确定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加快培育形成以大中型主机企业为支撑的优势产业,重点培育零部件配套体系和现代制造服务体系,把湖南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装备制造业国际合作互利共赢

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机械行业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行业,多数细分领域都存在参与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低、产能过剩、企业经营效益不高等普遍性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湖南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国内外合作。这次中博会湖南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开展对外合作的重点产业,精心准备了一大批投资合作项目,希望海内外广大投资者从中找到理想的合作机会,助推装备制造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借鉴日本工业化路径可知,机械行业是日本工业化过程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先后出台了许多扶持措施,比如国产设备抵免税、增值税返还等,在一些重大建设领域要求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  

2006年,《国务院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16个鼓励发展的领域,特别指出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对订购和使用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国家重点工程,除了可确定为技术进步示范工程,优先予以安排外,还引入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和项目业主对于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投保。但实际上,目前很多大型项目仍然不愿或者较少使用国产设备产品。

《规划》提出一要依托高效清洁发电、特高压输变电、煤矿与金属矿采掘、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重点工程,有针对地实现重点产品国内制造。二要结合钢铁、汽车、纺织等产业重点项目,推进装备自主化。三要提升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等配套产品技术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四要推进结构调整,转变产业增长方式。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发展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调整振兴规划中给市场带来的机会在于一、四点,属实质性操作较强的规划。依托重点工程项目实现重点产品的国内制造,国内整机产品的制造水平较高,可以重点关注铁路设备制造企业如中国南车,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以及新能源设备制造和特高压变电相关制造企业。装备制造骨干企业的联合重组这一点,很可能主要涉及军工制造企业之间的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