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史杂论(八)


原史杂论(八)

2009-5-9

追求的思考

       人的一生,会有许多追求:升学、工作、伴侣、事业、成就、财富、健康、长寿等等。

       但是说到底,人的追求形式只有两种:追求体验,追求占有。或者过程,或者结果。

       “追求体验”在人生中是第一位的。

小孩子最主要的追求就是体验,要到公园玩,对什么都感兴趣,都要尝试和体验。年轻人的冒险活动等等,也是体验。上了年纪后,经常回忆自己的经历和一生,常常会对于体验产生美好的追忆。这时更看重对体验的追求。追求健康也是为了体验生活。

在实践中人的“体验追求”和“占有追求”不可分开,但是在主观上,追求体验和追求占有不同。一般来讲,追求体验要以追求占有为前提。但是在生活得到一定的保证,追求体验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主要的倾向。比如皇帝都不满意皇宫中的生活,要外出去体验社会生活。

在人的实践中,只有读书实践即追求体验,同时追求占有。体验了读书的乐趣,又占有了知识。

       “追求体验”是社会发展的表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的追求会不断由“追求占有”向着“追求体验”过渡。九十年代后的年轻人所表现出的追求倾向明显更趋于追求体验。

在社会较快的发展后,由于人的追求的变化,常常产生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年轻人频繁的更换各种用品,追求品牌,就是这种追求倾向变化的表现。

现在的网络游戏是一种体验活动。由于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够丰富或者缺少趣味性,或者需要较多的成本,使得年轻人常常陷入其中,难以自拔。这句要求社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体验性活动。而创造体验性活动要有正确的社会指导。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给与人的体验追求的机会越来越多。一个社会的发展标志在于它所给与人们的追求体验的机会多少。也体现在追求体验的自由职业者有多少。小康社会应该是以提供的体验机会多少为标准,而不是人均占有的物质和占有量的多少。这应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观念。

“追求体验”是人的思想境界的反映。

人的不同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识的境界。对于占有的过分追求,会扭曲人的心灵。若只占有追求,而没有体验追求,这样的人是动物。现在一些企业家、大腕、大款都重视追求占有,所以常常会丧失自我和人性。

一般来讲,注重追求体验的取向,其文明程度会更高些。

当人的追求趋向主要转向体验时,对于利益的要求就不会很突出。但是对于自我形象和自主权会有很强烈的表现。所以现代的年轻人较为强调自己的意见和主张。

 

任何人都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追求取向,不可偏,但要不断进步。一生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