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是一种美德
说起冥想,人们总会立马联想到一些宗教以及相关的一些坐禅,如今又有了愈加等等。但是,若仅以此些行为定义我这里所称赞的作为一种德行的冥想,则未免流于狭隘与实用了些。
我这里的冥想,并非单指坐在一个地方才能有的冥想,也不一定需要闭上眼睛。我这里的冥想,不是一种方式,而是一种德行、一种习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
记得前不久写过一篇短文,名曰《难得无聊》。我所指的无聊,其实应是最有价值的状态与时刻了。当一个现代人,他终于可以卸下沉重的事务负担及由其形成的心理负荷,摆脱开现世的利益权衡,任凭自己的思想漫无目的地来一番无拘无束的神游——啊,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那一刻,再心胸狭窄的人,也会舒缓起原有紧张的神态,顿生起从未有过的包容与款待;那一刻,再现实的人也会滋生出对于这个世界的宽怀与坦然……
时常间,我总会松开自己在现世中的处境纠缠,如做白日梦般地、梦游般地潜入连自己都不知道地址的开阔空间,肆意地奔跑、任性地臆想、漫无目标地往来去之——啊,那番云里雾里的遐想与想像,端是再高明的文学大家也无法详尽描述清楚的了!
说是冥想,然大多时候,我的冥想,也还会烙上哲学的印痕。因为在现实的境地中,我从未想通过那些个关于宇宙前世来生的终极困惑,只能在没有逻辑约束的冥想中,求得哪怕一丝的快慰。前些时又读了些老子的著作,更感觉自己的灵魂与神经,多多少少被那位先贤带走了一些,时常在现实中显得愚钝、木讷,总为现实身边的人所“喝”醒。
然冥想毕竟不是纯粹的哲学思考过程(因为冥想是没有丝毫的逻辑核语法的),因此,我也时常想做梦似的,会产生许多故事性的情节幻想(当然,就如梦境,这样的情境也断无常有的逻辑性)——有时候,我会梦见自己过世已久的祖母(我唤她为奶奶),似乎她带着上天的口信而来,将我唤至其跟前,对我作窃窃私语状,至于说了些啥子究竟,我自然是无法记清楚的,只是大体上有一种感悟在发生,于是间,浑身燥热,心跳得厉害……
当然,每个人的冥想境界各有不同,甚至某个人在不同环境、不同心境、不同姿势下的冥想也不会是同一个情境核内容。
但是,虽说冥想是漫无目的的神游,但是,冥想中的那种神秘与幽深,却也是我等平凡之身所渴望求得的。
人作为肉身的存在,兴许只是一个手段;这个世界、宇宙的从来与何往(老子的道?),竟也是由人的灵魂才能达到的!
冥想可以让我“看”见无边的“黑洞”,冥想也让我感受到了细中的细微,感受到了心——这样一种大至无边、小到近乎于无的相之存在。我满足啊,我从冥想中体味到了从来在现实中不曾有过的幸福与快慰。
我将冥想当作一种美德来看待,是缘于冥想对于一个人的道行与修养,是有着多么的提升价值。当一个人的心胸宽大了,眼界开阔了,他对眼前近距离的利益得失就会相对看淡;当一个人,对其所处的这个世界认识得稍多一些,他就会多少端正一下自己的角度,对自己能有一个更为恰当的地位评估。
冥想是一种美德。此种美德,无需强制地追求,只需随意地体验。
感于2009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