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更要有直面新形势的勇气和胸襟
王老吉凉茶里的夏枯草等成分是否在卫生部已公布的允许食用中药材名单之列,对于5月11日披露的这一问题,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昨天下午在广州紧急召开说明会替王老吉喊冤,但是王老吉方面自事发当日起到记者截稿为止始终回避记者的采访。(京华时报)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9-05/13/content_11364120.htm
王老吉“添加门”事件甫一披露,便引起了网友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不只因为它是我国饮料行业的老字号,更因为“三鹿”三聚氰胺让人至今心有余悸,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曾在去年5.12大地震后表现出那份强烈的社会责任,自然格外引人关注和热议。
11日,卫生部刚刚通报王老吉凉茶中部分成分和原料确实不包括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中药材名单之列,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随即出面为其撇清干系,其核心理由就是2005年卫生部有个专门批复,因而添加夏枯草属于合法,再一个“王老吉凉茶饮料配方与术语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食文化遗产、粤港澳食文化遗产必须进行全力保护”。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一方面,国家法律法规随着形势发展的要求在不断的修订、完善中,过去合法的,未必现在仍然合法,过去同意的今天未必依旧可行,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数年前的批复只要与之相冲突的应该自然失效;
另一方面,受科学发展水平和人们认知能力的限制,某些有害成分过去没有被发现或者有争议,如今既已被证实,那么有什么理由让它继续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当时之所以向卫生部请示,本身起码就已表明夏枯草成分疑似有害吧?
至于说作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全力保护,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方面我国过去的确做得很不够,应当予以重视。但是,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造福于社会,不等于对有害成分就应该网开一面,更不等于就不可以对传统配方加以改进。
改革开放以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有不少老字号品牌风光不再,直至从市场上销声匿迹。这其中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经营理念、发展思路、营销模式等等跟不上形势的要求,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笔者觉得,面对质疑和争议,王老吉采取回避和沉默的态度并不可取。如果觉得委屈,可以拿出有说服力的依据,让权威部门和公众信服;如果所含相关成分确实“涉毒”,不妨大胆承认,并设法对配方作出适应性调整。
希望王老吉能够表现出足够的勇气和胸襟,让大家再一次见证其对消费者生命健康负责的精神,一贯的给予其理解、宽容和支持,进而续写新的辉煌,避免犯其他某些老字号品牌一样的错误。毕竟它是大家心目中的知名民族品牌,毕竟它所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意识曾经打动过无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