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我若犯他人,必使他人无力还击我。若我犯他人时,反被他人所害,是悲壮,也是愚蠢。
8
遇事反省自我是使性格日趋完美的法宝。
遇事怨天尤人是使人性日趋腐败的祸根。
9
他人的反应,是判断我们的言行是否适当的一个参照点。很多时候我们的言行很明显是十分合理的,但我们所得到的反应却是负面的。合理的不一定是适当的,适当的,也不一定就合理。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需要的是适当,而不是合理。所以,任何负面的反馈,都是我们反思自己,使自己言行逐步达到“适当”的天赐良机。
10
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事实,我们从一个事实里可以得出无数种的解释,这些解释的总合才构成实事。根据其中的每一种解释,我们又可以创造出无数种对策,而我们从这无数种对策当中可以选择出某些可行的对策来,最终有效地实现我们的目标,达到我们的目的,这个对策的选择,就是求是。
11
是我们自己对世界的解释控制着我们思想上的自由与不自由,感觉上的幸福与不幸福。行动上的成功与不成功。
12
智者和凡人都有撞了南墙的时候。
这两种人的区别是,智者不会在同一堵墙上去撞第二次。而凡人却是以坚持不懈地在同一堵墙上撞下去为荣。而且美其名曰“有毅力”。
13
眼见为事实。这个事实,就是阴阳的阳。眼睛不能看到的,是阴。这个阴,用眼睛是看不到的,要用智慧去看,或许这就是天眼吧。
要看到这个阴,也是要透过阳这个事实才能完成的。在可以看到的事实背后,隐藏着两个方面的阴:一个方面是这个事实的来源,另一个方面是这个事实的未来变化。可以说,真正决定我的命运的是这两个方面,由历史,我们取得了经验教训,由未来,我们掌握了命运的先机。
14
我的看法是,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没有遗憾。人不可以要求自己没有缺点,没有遗憾。但是人不可以因此而以自己有缺点,有遗憾为荣。更不可以明知自己有缺点而不去设法改正,也不可以明知有避免遗憾的方法,而故意让遗憾发生。
人的感觉产生于对事物的解释。对同一事物,你可以做出让自己高兴的解释,也可以做出让自己不高兴的解释。避免遗憾的方法,是让自己对所有的事物都做出让自己高兴的解释来。
15
每个人给成功的定义是不同的,有的定义,完全是可以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有的定义永远不可能每个人都达到。如果成功的定义是身外之物的获得,这样的成功永远只能是少数人拥有。如果成功的定义是身心的幸福快乐,这样的成功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有拥有智慧的话,就都能达到。
以前一个定义来假设每个人都成功,世界永远都是这个样子。因为这种意义上的成功,不可能被所有的人同时拥有。以后一个定义来假设每个人都成功。世界将进入一个和平,和谐,自由,互助互爱,没有矛盾,没有斗争,所有的人都幸福的时代。因为这种意义上的成功是所有的人完全可以同时拥有的。
16
道德的核心是爱心。说话做事,都能够做到与人为善,能照顾到他人的利益和感觉,绝对不会明知故犯,故意地去伤害别人,包括不会故意去伤害自己的敌人。
人们习惯于将智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做智慧,一种叫做小聪明。以道德为基础的智慧,是大智慧。没有道德做基础的智慧,是小聪明。大智慧的人,未必一定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但他的一生一定是幸福的。小聪明的人,很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业绩。但他终会以不幸辞世。
道德是一种智慧的工具。但是人们习惯于把道德升级为人生的目的。这种对待道德的态度,是压抑人性的真正元凶。因为它是在让一个人自己用自己的手来伤害自己的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