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专访德国电信国际咨询公司咨询顾问 谭炎明
随着“5.17电信日”的即将到来,人们对3G网络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3G的到来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未来我国电信产业的竞争格局会是什么样?目前的3G上网资费标准是否合理? 3G上网本的目标用户主要有哪些?价值中国就此专访了德国电信国际咨询公司咨询顾问谭炎明先生。
价值中国:您认为3G时代的到来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谭炎明:在2000年前后,日本和韩国分别启动了“U-Japan”和“U-Korea”的计划,它实际上就是要建设一个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以此来提升整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我认为随着我国3G网络大规模的部署以后,它所提供的将是一个覆盖完整的移动宽带网络,它会进一步提升我们整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当我们拥有了带宽非常充足的移动信息网络后,我们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无法计算的。
价值中国:未来我国电信产业的竞争格局会是什么样?是中国移动一家独大,还是三足鼎立?
谭炎明:在电信运营商重组之前,也就是在分业竞争的时代,中国移动无论是在收入上,还是在利润上都是非常突出的。但是,现在电信运营商重组完成以后,市场的竞争特点已经完全改变了,现在市场已经变成了一个全业务竞争的市场。现在3家运营商实际上正处于一个新的起跑线上,从所拥有的竞争资源来看,中国移动甚至还处于一个弱势。
全业务运营对于运营商而言更多地是意味着多种业务运营资格的获取,而这种资格的拥有导致的将是电信市场的可竞争局面。这里我需要简单解释一下可竞争的含义,所谓市场可竞争即市场竞争中的参与各方对竞争对手的业务领域都可以无障碍地进入,但并不必然进入。如此以来,各运营商都将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市场潜力最大的移动业务市场,而对固网业务市场保留进入的权利,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如需竞争对手的资源配合可以采取网元租赁的方式,一旦竞争对手以固定网络的所有权作为压制竞争手段时,受影响的运营商都可以采用自建网络的方式提供业务,同时进入对手的业务领域抢夺市场。在这种潜在的竞争进入压力之下,必然形成的电信市场各业务领域的有效竞争,因为哪个运营商都不愿意看到自己固有的优势领域因为自己的压制竞争的行为而导致现实的竞争进入。
我认为未来竞争趋势可能会是中国移动的发展速度会有所减缓,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更快些,也就是说他们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
价值中国:近日,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公布了3G上网资费标准,您认为目前的这种资费标准合理吗?一个合理的资费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谭炎明:我认为3G的流量资费标准按照2G的资费标准来执行肯定是不合理的。因为网络瓶颈的问题,当初2G资费标准的制定本身就有点高。它的价格必须制定的相对高一点,这样才能保证它的收益。到了3G时代,高速的宽带服务更多的是需要鼓励用户多使用。如果运营商还采取同样的资费标准,这个效果是远远达不到的,反而会起到一种压制的作用。因为现在3G的网络覆盖还不够完善,还需要2G网络作为补充,现在3G和2G采取同一的资费标准应该只是一个过渡的阶段。
对于3G上网的资费制定,我认为合理的标准只有一个:让用户放心敢用!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基于对这一问题多年的关注和研究,我认为现阶段的3G上网资费应该采取按流量计费的极差制封顶计费模式,即当前3G上网应继续采取按流量计费的模式,同时在使用单价上采取分区间极差封顶计费的方式,举例来说,运营商制定了10元包100M,20元包300M流量的套餐,如果一个用户订购10元包100M流量的上网套餐,而当用户使用量超出100M时,超出部分计费不足下一档次的包月费用时按实际使用费用计取,若超出下一档次包月费用,则自动切换为下一档次包月套餐,同时流量套餐下月将自动恢复,最大限度节约用户的使用费用,同时让用户可以放心使用。
在不同的市场条件和基础设施环境下,3G上网的资费模式可能会产生一定差异性,将来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或者网络覆盖质量的改善,新的更合适的3G上网资费模式可能产生。就当前而言,运营商的3G上网资费制定,应从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的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的角度出发。
价值中国:您认为3G上网本的市场会有多大,它的的目标用户主要有哪些?
谭炎明:随着各运营商的3G业务的逐渐推出,作为3G业务的排头兵,上网本开始被众人关注。有业内专家认为,3G上网本的目标用户主要包括两类,商务人士以及时尚人群,因为他们有需求且有消费能力。 诚然,这些专家说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商务人士和时尚人群确实具备移动上网的需求以及较强的支付能力。而事实上,商务人士以及时尚人群确实对3G上网本所提供的功能存在旺盛的需求,然而这些需求却早已或正在被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时尚商品所满足,由于运营商向他们推销上网本将面临着来自各行各业的产品提供商的竞争,可以说这个领域的竞争一点也不比传统语音市场的激烈竞争逊色,绝对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蓝海市场”。
就在运营商策划3G上网本的营销,大张旗鼓地进军商务人士和时尚人群这一异常拥挤的用户市场时,却集体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且几乎毫无竞争的用户市场——“农民工”市场。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往日的农民和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农村新一代涌入城市,“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内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人员规模巨大,而且文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个人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对于各种生活需求,他们的支付能力已经日益增强。此外,由于“农民工”群体远离家乡,往往居住在集体宿舍或者出租屋内,基础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对于信息以及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很难得到有效的满足,基于对“农民工”群体形象传统认识的沿袭,各类业务提供商在设计产品时也往往忽视他们的需求,使得这一用户市场几乎成为一片被遗忘的盲区。实际上,“农民工”群体的信息和娱乐等方面需求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我认为3G上网本并不仅仅代表着时尚,同时还代表这便携的多媒体和移动的高速互联网,而这些正是流动性较高而信息与娱乐需求被压抑的农民工用户的需求,因此运营商应该根据他们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3G上网本。今天的“农民工”用户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运营商不应再忽视这一规模巨大、潜力无穷的用户市场。3G上网本能够有效地满足“农民工”用户被压抑已久的需求,运营商更应该为他们定制3G上网本以更好地推动这一新生产品在他们中间的流行。
价值中国:随着3G的到来,在电信市场扮演过主要角色的小灵通将何去何从?
谭炎明:我认为作为市场“畸形”竞争的产物,小灵通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市场环境和背景,但是随着市场、技术以及经济环境的变迁,小灵通存在的理由和空间已经消亡殆尽,小灵通必然将在运营商和用户的双重忽视之下逐渐消亡,或者说“安乐死”。 特别是政府主管部门明确小灵通2011年前全部退网,其所用频率将会收回。
伴随着重组的完成,小灵通的存在的理由与市场空间都已经不复存在。最初,固网运营商因苦盼移动牌照不得,在增长压力下,不得不利用小灵通打起了擦边球,由于历史原因,双向收费且居高不下的移动资费给了小灵通生存的空间。然而,近年来,在竞争和电信资费改革的双重推动下,移动资费已经实现单向收费且单价与固网资费都已不相上下,而经历十多年持续建设的与优化的移动网络服务质量却远非小灵通所能比的。运营商已经不再需要依靠小灵通来争夺移动市场份额,而在性价比的比较之下,用户的选择将日趋明朗,遭到运营商和用户的双重抛弃只是时间问题。
回归到一句话:当年市场(用户)选择了小灵通,因此尽管它技术落后,依然取得辉煌的成绩;如今市场(用户)同样即将抛弃小灵通,运营商或者设备厂商也就不用再做过多的挽留,让它安然死去吧!
3G时代:让小灵通安然死去吧!
评论
3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