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韩瘤”


韩国人要霸占孔子,欺人自欺的把戏!
韩国人又在开国际玩笑了——再次的提出“孔子是韩国人”说,并且已经在对孔子学说进行申遗了。
这事不稀罕。在此之前,韩国已经把端午节成功申遗成韩国的传统节日。尝到这个甜头以后,韩国人一发而不可收拾,索性声称汉字和活字印刷也是他们发明的,还向世界文化遗产组织递交了汉字的申遗;又说“汉医应该称之为韩医”
既然要“申遗”,韩国人当然得有理由。而其理由也很“充分”:韩国人认为,孔子出生的中国山东省是古代韩国的领土,还有一个论据是说古代韩国的皇室和孔子是同族的(有血缘关系)。还有个韩国教授声称其穷10 年之研究,证明汉字其实是韩国人发明的,韩国人游走到了山东,把这方块字传给了山东人,山东人又传播给中华大地,方才有了如今的汉字。
别说,这个理由还真是个理由。山东与韩国,隔海相望,地理相近,历史上确有渊源。现在,如果从韩国到山东的青岛,可乘飞机,可坐轮船,很快就到。从青岛到山东首府济南,有高速公路曰“济青高速”,中途路过一地,名叫“临淄”,是古齐国之故都,又是姜子牙的封地。临淄有祠,名曰“姜太公祠”,供奉姜子牙神像。正殿右后侧,有偏殿,偏殿里却不伦不类的在大堂里设了一块黑色大理石的现代化碑文。再看那碑文内容,却吓人一跳:原来是韩国前任总统卢泰愚率韩国政要前来认祖归宗而敬献之碑!
韩国“故宫”景福宫,现在还供着珍贵的文物——明朝朱氏皇帝册封韩国贵族黄某为高丽行政长官的圣旨,当然是汉字书写;历史上,韩国还有才子到“天朝”中国来考试,当然是用汉字应试,居然荣中状元,至今其在首尔(汉城)的故居还是韩国著名文化旅游景点……可见,起码在明朝以前,韩国还是以中国之附属国而自豪着。只是后来“膨胀”了,想起来不能永远使用别国的文字,才有一个贵族面壁多年,通过古代门窗的木花棂的样式,发明了韩文——如果中文汉字是你们发明的,用得着费这么大的牛劲?
如果说,韩国的皇室和孔子有血缘关系,那是压根就不知道孔子的年龄——韩国有了皇室的时候,即使要“和亲“,也只能是与孔子的后代。而孔子的后代女子从未嫁到外藩,只可能是韩国皇室向圣人后裔献“番女”——终不成这能把祖宗改了国籍?所以,倒不如另开命题,向联合国提出申请:历史上,韩国就是中国的一部分,韩国是中国的历史“遗产”,这倒容易找证据,就容易批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