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管理者


   最近我看了些如何做好企业管理者的文章,很有感触。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的管理者,如果管理出现差错或决策失误,那产生的后果是毁灭性的。管理者,管什么呢?就是管理人与事。

   企业没有管不好的员工,只有不称职的管理者。管理者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具备优良的品德,否则你就胜任不了管理者这个角色。我在国有企业呆了十几年,也目睹了国有企业许多好的管理模式与思路,可为什么还是有许多国有企业面临着或正在走向残酷的倒闭现实呢?

   首先,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存在一个心态不正的管理情结。他们走上管理的岗位,不是为着管好企业来的,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私欲。管理者的位置还没有坐热,就开始琢磨如何满足自己的贪欲,完全没有把企业的发展放在心上,更忘记了在领导面前曾经说过的庄严承诺。在他们的眼里,企业就是他们的摇钱树。

   眼高手底,目光短浅,也是国企管理者的一个通病。上任之前,总是把现实理想化;上任之后,喜欢把理想主观化。这样的管理者,往往会把企业带入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中,让企业永远都在倒闭破产的边缘徘徊。

   刚愎自用、惟我独尊,就是他们的真实素描。我曾经就看过这样一个领导。在他没有当上车间负责人时,他的为人还算厚道,可自从做了所谓的官员后,我就发现他连走路都变了样。过去总喜欢俯首走路的他,如今却是昂首迈步,没有脂肪的肚子也费力地挺了起来。试问这样不累吗?事情还没有做,可盛气凌人的架势已经起来了。试问这样的管理者也能把日常的生产搞好吗?他有信心让自己溶入职工的情感中去吗?企业的发展,在他们的眼里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不能很好地对待敢于说真话的人,而是乐于交阿谀奉承的小人,也是他们的传统了!

   勾心斗角,全身心投入到权利的争斗中,也是国企管理者的弊病。也许是考虑当初当上管理者的辛苦,所以在位后就拼命地延续权利的生命链,为自己获得丰厚利润的回报。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罗织各种关系网,为自己仰望更高的权利,做好铺垫。试问有这样心态的管理者,职工还能指望他做什么呢?

   如果在私企有这样的管理者,那么这个企业的结局就更凄惨了!因为国企有深厚的国家财力资源做后盾,倒了破了,可以分流可以再重组;私企如果有这样的管理者,这个企业就只能是死路一条,谁也不能让它起死回生了。所以我时常在想如何做一个好的私企管理者,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私企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