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社会成员难以避免地会有不同的利益和价值观,但人是社会性动物,必须在彼此合作中获利。
—— Kenneth J. Arrow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仍未走出,当出口贸易遭遇大规模收缩的时候,广交会、专业卖场这些传统的公共设施相应地失去效率。连续数月的销售下滑使得制造业中小企业倍受煎熬,如何为失去市场的制造业中小企业谋求救助?对于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制造产业群来说,国家直接减免相关税赋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生存和发展困境。
曾经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排头兵的珠三角地区,大量企业破产、停产或者减产,既影响宏观经济的总体指标,也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影响整个国内市场和经济结构。还好,为制造业中小企业服务是阿里巴巴的一贯宗旨,而在原材料、工业产品和消费产品三大类中,消费产品非常适合国内的终端消费市场;而阿里旗下的淘宝恰恰是国内消费电子商务市场的强势领先者,两者的共同努力极有可能成为衔接制造商与终端消费者的完整链条。5月16日、17日举办的“淘宝Live!”网商交易会,充分应证了上述看法,为外向型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和低谷带来了新的希望。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尽早打开新的市场领域,联合举办这次“淘宝Live!”网商交易会的广东经贸委、信产厅和省政府都付出了心血。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谈到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时说,“加快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为电子商务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环境”。内功心法不能一天练成;虽然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但电子商务的作用却是外向型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强进动力。如何借助外部力量和非企业自有资源,迅速完成企业的电子商务化,成为外向型中小企业的脱困契机。
电子商务的主要表现就是销售渠道的网络化和交易的电子支付化。网络渠道本身就是一种去渠道化的新概念,所以马云在网交会上将传统的制造业产品与网络渠道结合的产物命名为“网货”;淘宝依托众多信用受到严密监管的卖家和在国内网络消费的终端市场无可争议的强势占有率,成为外向型中小企业跨入网商行列、将自己的产品变成去渠道化的“网货”的必经之路、必假之手。马云的新模式词汇虽然有点绕口,不过能够简单明了地反映这种关系:B2B2C,即B(制造商)——>B(淘宝卖家)——>C(终端消费者)。淘宝正是有了坚实的B2C基础,才能使“淘宝Live!”网商交易会作为一个公共设施,完成第一个B到第二个B之间的创新联系。
公共设施的主要特点是以管理服务为主要功能。淘宝熟捻对网络店铺的服务,而阿里巴巴则积累了相当深厚的B2B经验,对网络买家和生产商的服务都非常有效;定位于服务网商的公共设施,两者结合起来探索电子商务经营管理模式对于生产制造商而言极为有利。这才是“淘宝Live!”网商交易会得以诞生的根本原因,经济危机造成的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困境只是催化剂。
无论对于4万亿投资希望拉动的内需市场,还是外向型中小企业在金融风暴冲击下亟待解决的转型需求,阿里和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行业都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驱动因素。外向型中小企业在海外客户和订单数量都大幅下降而新客户风险却迅速上升的时候,急需打开国内市场。令它们尴尬的现实是,基本上所有传统行业都有相应的制造商、渠道商和成熟渠道,企业发展顺利的时候切入尚且困难重重,更何况在企业危急的时候去闯国内市场这一条新路。因此,一个连接外向型中小企业和国内市场终端客户的中间机构非常必要,有助于辅导外向型中小企业新建国内渠道和培育渠道管理的乏力状态,有利于弹性较大的终端市场快速介入外向型中小企业各自擅长的经营领域和资源利用,真正实现外向型制造商低成本创建国内渠道。
成为这样一个中间机构并不容易,首先这个中立机构需要承担的信用委托和交易责任毋庸置疑,但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拥有和掌握着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否则,再勇于承担责任也是纸上谈兵。这个问题不是制造商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的,更多牵涉到与终端市场的沟通与协调。
进一步分析淘宝Live!的吸引力原因,虽然针对企业的很多B2C和B2B产品(服务)价格并不高,但纳入到管理经营框架往往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精力分散,不利于企业核心业务的专注和发展。所以,强调淘宝的公共设施性质,则更多的生产制造企业可以容易理解从中获得的便利条件和环境收益,将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充分挖掘其创新能力和非渠道性盈利能力上。
马云在网商交易会上表示,网货将与中国制造一样,在未来的十年中,扮演世界主流的角色。当淘宝逐渐成为同广交会一样在贸易领域举足轻重的公共设施之后,我愿意相信:此言非虚。因为中国正在成为、甚至某些领域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比如刚刚在金融危机中脱颖而出的汽车消费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瞬雨之友QQ群:8504348-以文会友,以茶代酒
作者:瞬雨,技术、管理与产业经济 观察家
特约撰稿:《投资与合作》《传媒》《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通信产业报》《软件工程师》
体验城市(MirrorCity.net)技术总裁,美信(Merrinfo.com)合伙人、技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