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大豆保卫战应先从除去转基因大豆妖魔化开始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
“谁来拯救国产大豆”的问题已喊了好几年了,但好像这个保卫战被有意无意地误导到要保护低产的非转基因大豆了。国家实际上也采取了不少的措施,比如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高价收贮等等,给钱给物给政策,但实际效果不理想。目前又出现“三不现象”,农民不愿卖,加工企业不愿买,粮库不愿收。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国产大豆竞争力低,产量低,出油率低,价格贵等重大问题,天天把精力用在如何让国家实施保护政策上,并不是国产大豆的长久生存之际。是该到了去妖魔化转基因大豆的时候了,让我国的农民也种上高产的大豆,去与国外的大豆一决高下。不能把农民的手脚先都给捆了,要允许高产、高效的现代技术武装起来的大转基因大豆也在中国种植。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何珺提出一些挺有意思的问题,我试着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1.您提到: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产量低、价格高,是低技术产品。请问为何我国不考虑种产量高的转基因大豆?
这也是我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目前国家的大豆发展战略需进行重大调整。过去之所以没有考虑转基因大豆,主要是对转基因产品有误解,以为转基因大豆不安全。其实我国近些年已大量进口了那么多的转基因大豆,也食用了那么多,安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真有问题,也早该发现了。目前全球也已认识到为了解决全球饥荒问题,不应该再继续妖魔化转基因产品了。
2.既然日本与欧洲很认可非转基金大豆,为什么您认为我国应该把政策方向转向种转基因大豆,而不是提高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品质?
欧洲人的认识也正在转变。去年在全球很有影响的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发表了一篇牛津大学教授的文章,该文对解决全球饥荒战略进行反思,对欧盟过去一直妖魔化转基因产品进行猛烈抨击,认为欧盟片面地拒绝转基因产品,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转基因产品在全球的扩散速度,使全球饥荒的解决难度变大。而诸如英国的查尔斯王子追求有机食品的生活更被批评为不知全球民间疾苦的乌托邦生活方式。牛津大学教授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欧盟从过去片面的拒绝转基因产品已开始慢慢地接受,而且日本也正在转变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目前国内部分人一直鼓吹日本与欧盟认为非转基因大豆怎么好,其实再好我国的大豆根本出不去,这个现实要认清了。他们实际上是在拿转基因等食品安全来进行贸易保护。我国基本上被他们认为是不合格的生产地,所以农产品目前以各种借口被他们拒绝。那些鼓吹非转基因者认为日本与欧盟是我国非转基因市场,其实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中国的大豆产品根本出不去,背后的原因不是转基因问题,而是贸易壁垒与贸易保护问题。
转基因大豆属高新技术产品,在传统的大豆品种基础上,借助于现代育种技术,使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很大的改善。其实人类一直都是在技术的不断推动下前进。不能学习欧盟的做法,因为欧盟拒绝转基因食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与美国的争斗,美国人认为欧盟在生物技术研发水平的落后,所以拒绝转基因技术其实际在保护落后。
非转基因大豆品质的改善,也需要借助各种现代生物技术。非转基因食品通过使用现代生物技术来改良品质,就被那些不愿意改变的人贴上转基因的标签了。某种程度上,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之争,反映出是出技术改进或者停留在目前现状之争。
3.如果我国选择种转基因大豆,请问按我国现在转基因大豆研究的进程,是否可以保证农民在一年或者几年内种上转基因大豆?
我国转基因大豆育种技术近年来实际上一直发展很快。中国在转基因大豆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中国自从1985年获得转基因大豆的首项专利以来,基本上保持了稳步发展的态势。 从1996年开始进入两位数增长的时代。仅黑龙江省的转基因大豆专利申请数量就很多,所以只要充分重视,我想转基因大豆品种在中国应用不会需要太长的时间。只要审批跟上,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4.如果短期内我国不能靠自主研发转基因大豆,那是否可能会考虑从孟山都等国外公司买种子或者请求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的技术模仿学习能力相当强,世界的转基因大豆品种其实不少都是在中国传统大豆基础上进行改良的,从这方面讲应该是中国与世界相互学习的过程。如果允许转基因大豆种植,应该是多品种竞争,不能只允许某一家公司的产品。包括中外的产品都可以自由竞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农民有所选择。国外的孟山都、杜邦,日本的一些公司都有一些好的技术,而我国的转基因大豆黑龙江、北京、江苏等一些科研和大学也都有很多很好的技术,因此,应该是中外互相学习。
5.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中央将投入628亿元推动11个科技重大项目,包括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其中是否有研发转基因大豆的项目? 这个政策是否暗示国家也在认可转基因技术?
去年批准到现在正式实施的生物技术重大专项当然缺不了大豆。妖魔化转基因不但在中国,在世界也愈来愈没有市场。因为转基因产品已发展数年,对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而且原来所想象的转基因产品的不确定性也都没有出现。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一直面临粮食生产的巨大压力。国家也顺应世界潮流,对转基因产品不能说不。
6.您提到,一些专家呼吁保护非转基因大豆是因为害怕损害他们个人利益,请问具体指哪方面?
目前整个大豆产业链,如果改变,当然会触及到不愿意改变者的利益。但农民比较吃亏,非让农民种产量不怎么样、品质被吹上天的东西,只是一面之词。企业也不高兴,非让买高价产品,国家也受损失。这些年一直在喊保护,但要保护到什么时候?其实最应该保护的是小麦、大米生产者,这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主体核心部分,国家要保主粮安全,其它的还是让市场来自由调节为好。
允许农民种植转基因大豆,并不代表就不让种植非转基因大豆。但现在好像是某些人守着非转基因大豆,一个劲地喊好,但市场并不认可。明明有好的东西,却不让用,去妖魔化那些好东西,全世界都在用都没有问题。我国的转基因产品种植在世界上发展是最快的,包括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新品种,某种程度上都是转基因产品,都没有问题,所以就不应该再继续欺骗消费者了。非让消费者花高价买产品,目前市场已基本上拒绝了这个不合理的要求,尤其是我们发展中国家,一般老百姓还是性能价格比最重要。
(评论者郑风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