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超越(整理)


所谓实用理性就是它关注于社会现实生活,不做纯粹的抽象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情欲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思维水平,主张以理节情的行为模式,对人生世事采取客观进取清醒冷静的生活态度。

实用理性的关注视点是现实的生活,也就是以“我”的实用为中心的逻辑心理,在“以理节情”维持社会秩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实现对自我的最大实用,这一种逻辑心里的经典表达就是孔子所谓的“己所勿欲,勿施于人”,所谓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体西用”等不过是这种思维的放大表达。实用理性没有宽容,有的是礼和等级,用刚性的手段维护我的实用,以牺牲人的尊严来抬高自己的尊严,就是所谓的出人头地。实用理性里也没有公正,即令有所谓的公正,也是在我的实用之下的,所谓“刑不上大夫”即是这种公正的表达。

人之所以为人,要保持人的味道、品性、尊严和光泽,不要隐藏、胆怯而失去人的品质、尊严、味道---

超越理性的关注视点是终结的存在,是以道为中心的逻辑心理。在社会生活层面,超越理性并非脱离实用,离地万里,而是强调一种选择顺序,是先义后利,先平等、宽容、谦卑、博爱,后共赢、以至于和谐大同---

 

超越理性和实用理性的心里逻辑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实用理性的出发点是我的实用,而超越理性的出发点是道性、道格和人性。从认识域来说,实用理性是一种埋首当下实用的点认识域,而超越理性则是抬起头来,直面价值本体和永恒的全域认识。

文化的传承更新,是社会健康和谐运行的先导。中国之弊,不全在文化,更多的是政治对文化和经济的阉割、腌制导致的社会运行失调。以超越的视点创造自由的文化环境,包容的文化环境,应能加速文化的传承更新,这无疑是中华之福,世界之福。

一位年轻人,投宿在一个老者家里。年轻人见老者神采不凡,就与老者攀谈起来,希望能解开自己的疑惑。
年轻人问:“请问老先生,以您的人生看来,什么样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
老者没有答话,“噗”的一声,把灯吹灭了,反问道:“你看——现在最需要什么?”
年轻人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