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副职泛滥问题近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组部、中编办下发《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助理和副秘书长配备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政府原则上不配备省长(主席、市长)助理,省级以下政府不配助理。同时,县级政府不设副秘书长(4月25日《成都商报》)。针对网友对石门县16名县委常委和12名正副县长名单的曝光,常德市委组织部门解释称,石门县党政领导班子的配备没有违反职数配备的原则,增配的6人系因政策性安排和挂职等因素造成的(4月26日新华社)。
石门现象并非个案,近来好些地方都被曝光。面对一串串长长的副职名单,人们议论着、叹息着、无奈着。
常德市委组织部门及时出来解释了,这很不错,但需要质问的是:军转安置和援藏安置等政策性安排以及扶贫挂职、引进外地干部挂职等信息,为何没有在政府网站上向公众充分公开呢?为什么要等到公众质疑了才予以说明呢?而且,即便说那些政策性安排和挂职都是师出有名的,可除了上述人等,当地的副职阵容仍然可以称得上相当庞大,这合乎公众的期待吗?
这些问号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官位设置,公众是没有主导权的,只能在那里旁观。
本该主导的却只能旁观,这无疑是一种错位。而错位的后果无疑是严重的。首要的一点,就是导致了纳税人所纳税款的“流失”。副职多了,也即更多的官帽被派发出去,并不仅仅意味着称谓上的改变,还意味着公共资源的被更多占用——— 按照当下的规则,官位与待遇是紧密挂钩的,官位高了就会配更豪华的公车、住更大的房子、有更高的职务消费配额,而这些都是以纳税人纳的税为支撑的。税款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这难道不是一种“流失”吗?公共资源被过多占用,这难道不是“人民之祸”吗?
更重要的是,副职泛滥,还让公众有极大的受伤害感。连官位设置问题都无缘置喙,人民当家做主的成色是不是有些不足呢?我纳了税,税款却被滥用,我的权利为何就这么脆弱呢?“副职成灾”实在是一种很形象的说法。对于国家而言,副职过多就是一种“灾难”,是积重难返之害,至少也是巨大的隐患。所以,进行“救灾”已是刻不容缓。不过,“救灾”大约不能仅是通过下发通知来进行,而必须寻求更长效的治理之道———让公众主导。
要体现公众主导,就应该将官员职位设置问题向人大汇报,由为公众代议的人大代表进行充分审议,由人大代表们来决定设置多少副职(包括助理、副秘书长等的配备)。也就是说,官员职位设置必须由多数人来决定,而不能让少数人在暗室中一拍脑袋就可敲定。由多数人决定,才会保证官员职位设置的正当性。如果没有人大审议的程序,公众主导是无从体现的,而且也难免会让治理出现反复。
除此之外,任免官员的信息必须充分向社会公开。这也是让公众主导的题中应有之义。官员是人民的公仆,是被雇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其任职、免职的信息怎能不向人民汇报呢?只有让信息充分公开,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才会更顺畅,也才会对被监督者产生应有的压力。
让公众往往产生受伤害感,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还是通过改变让公众有更强的主人翁感觉吧。
敬请登陆个人主页:
http://yyqhysc0623wxj.chinavalue.net价值中国网
http://new.qzone.qq.com/893849699/infocenter/医药营销企划&医院经营管理--万祥军
http://yyqhysc0623wxj.blog.bokee.net/医药营销企划与市场/万祥军
http://www.xj0623hjwq.blog.bokee.net/社会生活时政评述&老年服务健康管理
http://yyqhysc0623wxj.co.bokee.net/“视明润洁---眼大夫”爱眼眼科治疗中国行动项目同盟&中国光明行动联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