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具有超前投资和滞后受益的特征。今天的少年儿童是未来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军,他们所具有的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决定着他们自身将来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而且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决定着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提高民族素质是兴国之本,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是通过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人的素质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基础教育的功能就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人的素质水平上去了,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必将推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各个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也才会显露出来。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从根本上理解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一,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一件大事,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其二,是为了对人的终身发展负责。人类改造自然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质量。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类对充实、发展自我,提高自我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同步提高,基础教育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三,这是基础教育属性的本质规定的。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这在已颁布的有关教育法规中有明确表述。
搞素质教育仅有部分骨干教师是不够的素质教育是个整体性的工作,它要求每位教师的素质都要不断提高。第二个含义是指从整体上提高每位教师的综合水平,而不单指某一方面。每一方面的缺欠,都会影响素质教育的功效。
1.要有新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只把教育视为人生的一个阶段,即走向社会之前的受教育阶段。学生一旦踏入社会,教育的任务就结束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次性教育的观念。这种观念把学生时代看作是吸取知识的阶段,把应用看作是受教育以后的事。在现代社会中,学校不可能完成人生的整个教育任务。学生踏入社会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因此,教师要高瞻远瞩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恰当地取舍浩瀚而庞杂的已有知识,致力于培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2.要有新的教学观念破除封闭型的教学观念,树立开放型的教学观念,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又一思想素质。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如不彻底改变,不面向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必将使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人才的目标和计划落空。这是因为,不破除封闭型的教学观念,就不可能使教学冲出微观,走向宏观;就不可能使教学效果变“小宝塔”为“大面积”;就不可能变课堂为“学堂”,变教师为“教练”;就不可能变墨守陈规为改革创新;也就不可能变闭目塞听为活学活用。
素质教育是个整体性的工作
评论
2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