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基因’教育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相信没有人反对。

所谓种子里的基因信息,蕴含了很大程度的必然。种子改良,能有多大效果?或许产生质量和数量的变化,但依然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吗?人文,在历史上很多的改良为何失败呢?嫁接过来的外形,会遭到本体的排异,排异的结果会怎样?除非带有新的遗传基因信息,并且成活-----

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什么,现在的生命状况怎样,大家都很清楚,不从解放文化着手,仅仅用工具器物等手段对社会进行改良,不见的能有什么长远的结果。朝代更替,元朝,清朝不也是社会改良的工具器物吗?结果如何?

中国的历史为什么总是‘换汤不换药’,原因就是‘中国人文中的基因’.中国的文化基因是用教育完成的,而这种教育是从生命的降生开始。

中国文化的改良,也必须从新人文教育开始,一直到‘从生命的降生开始’,才会彻底完成,中间会有‘痛’。

解放文化,没有敌人。我们的对手是看不见的思维模式和歪曲了的观念,比如:使得‘女人缠足’得以继续的文化,以及一些‘太监思想’得以继续的文化等等,这些观念,才是我们真正要对付的,死死抓住表面去攻击一个人,是不成熟的。文化的路不是武力的路,每每与武力相反或许能成。

 

因此真正的问题是生命的问题,而不是其引申的表象问题。若是先从文化解放着手,先解决内因问题,获得基础抗力(或者说自体抗力),这样排异的力量就会小些,或者民主、法制能顺势生成也未可知;不顾先后顺序,要这样,要那样,有可能真的不进反退什么也搞不成。“病去如抽丝”,痛也只能忍着;只是不可消极——希望在奋斗里,而不在等待里。

 

文化的使命在于寻求真理、达于至善,并以真正和谐美的形式展现,-------

历史上,当政治用自己的癖好腌制了文化,文化就失去了灵魂;没有灵魂的文化是死的。历史中,用政治腌制了文化,文化成了政治的玩物,经济的附庸,成了卖笑的行尸走肉,成了用谎言、权谋毒害人心的工具。当一个人失去灵魂,其就降低为金钱或权势的奴隶,当其依赖的金钱或权势一旦丧失,那么他也就轰然溃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失去灵魂,其也就降低为政治和经济的奴隶,当其依赖的经济体系或强权体系一旦败散,那么其所有的辉煌都将惨淡收场。

使人活着的是灵,而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不倒的是其文化中的灵魂。

中国的未来不在于现在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赶快发展,不在于强有力的核心政权体系,而在于复活中国文化的灵魂,使文化从政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包括教育、媒体、言论自由等等。

追求真理,走向光明,如果这一切要付出代价,也是值得的。

实施新人文教育,或许就是重塑‘基因’的必由之路----

 

        爱国,也要冷静地爱。但,血液却不可冷。多一些思想,少一些谩骂,把精力多用到正途上,这样才能算作担起自己的使命,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多一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