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与结构调整


  有人说:“中国人本身就缺乏创新能力!”。如果你领着他到故宫博物院走一圈,那些中国历代王朝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可以证明他的说法就完全没有说服力。去过故宫的朋友一定饱尝了官窑瓷器眼福。尤其是明清瓷器。在当时都设有由官府烧造专供宫廷用瓷器的窑场,那就叫“官窑”。“官窑”是中国瓷器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因为皇帝对珍宝的探索与追寻是没有止境也是不惜成本的。想想明代的官窑,再看看今天的央企,国企。有些地方就太相似了。

  政府真不应该继续把4万亿资金过度用在帮助国企扩大规模上,应警惕国企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出口大幅下降,中国过剩的产能仍然没有消化掉,如果进一步增加供应,将会在今后几年造成经济泡沫,后果将十分严重。同时我们也真不希望央企盲目“走出去”,出去之前先摸摸自己有没有长翅膀吧!张瑞敏说海尔都是游击队,其他的企业就可想而知了。正如李荣融说,企业进行海外收购绝不能超过自己的资金、管理和技术能力。否则,规模越大,垮得越惨,影响越大。

  地方政府应把重点放在民生上,而不是搞政绩工程、追求GDP。有些地方认为只要投资发展高科技就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认为中国会一夜之间将会变成高科技国家,地方政府在对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的认知上的产生了错误的观念。高科技行业不能带来更多的就业,解决不了中国现阶段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对中央4万亿计划的一种误读,这种政绩工程短期内都会起到反作用。最终导致民间投资减少,企业不愿意多做投资,特别是做新技术改造的投资,从长期看,不仅仅影响经济增长,而且也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吴晓灵认为,由于统计科学性和地方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应该取消地方政府GDP的统计。我认为也不对。因为,讫今为止,世界上尚未发现一种可以取代GDP的更为科学、更能反映经济全貌的经济指标。但告别“唯GDP论”就很有必要。

  为什么说告别“唯GDP论”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只要看看我们的各级政府目前最关注的问题就会明白。中央一再强调,中国经济目前出现的困境,既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更是我们自身深层的结构性矛盾的必然结果(经济上对外贸和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分配上的严重失衡,乃至过度追求GDP增长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压力。如果追溯到体制本身的话,对官员业绩考核上只讲GDP而不重视科学发展,无疑也是关键性的问题。政府应尽快告别“GDP崇拜”,真正回归科学发展,重视民生,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共处。但这个愿望真正要实现,恐怕还要一场政府革命。相信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天量信贷,完全可以达到8%,但这意味着,我们没有解决结构失衡的问题。因为 “保八”压力的存在,地方很难超脱保增长的压力而把精力放在未来。8%一旦成了硬性指标,对进一步推动改革等目标会产生很大的“挤出效应”,中国可能再次丧失调结构的时机。

  共产党的理想是“解放全人类”。最愿意出于公心的使用科学发展观组织平民积极创业。有4万亿就一定可以科学创业吗?非也!还要有大批真正愿意“经世济民”的知识精英参与到这场大规模协作当中,组合当地群众“地头力”,师法正确的方法论,先进的管理工具、以及近似宗教信仰般的人文精神做支撑。只有支持那些善于捕捉人类价值的创业者创新创业,优化整体产业链,设计出更好的消费产品或服务,才会刺激消费者主动的消费欲望,随着国内市场消费提振,自然就会有大量的投资出现。只有这样方能进入循环经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结构!

  在这段时间内,最好还是多倡导人文的GDP吧。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加倾向“人文的”的马克思主义!超越五四,就要高举“有魂的赛先生”(限制无限理性与科学主义)!笛卡尔的《方法论》提出一些经世致用的方法,对西方人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有极大影响。科学主义思潮源于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笛卡尔把哲学比喻是一棵树,但西方思想在笛卡尔之前,哲学上跟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学说大体一致。但天人合一所强调的是整体协调论。因此可以说这棵树的根,应该回归到智慧与道德。舍本逐末又怎么找到建设美好社会结构的方法论呢? 面对不讲道德的“旧精英”轮流倒闭,“新精英”还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接掌组织未来,这样的局面,的确很不容易快速找到“破冰点”。但采用“有限理性”去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或可就是最正确的方法论。

   当然有限理性要在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导下进行,在当前中国,离开前两个做指导,就会出现乱局,创业者就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减缓人民当家做主的发展进程!以资为中心,还是真正以人为本?是深化改革的重点,但其中缺少一个中间件(道物互补”、“人资结合”、“德配天地”)。你看周易、针灸、中医都是中国真正的原创。他们都是具有“中介文明”(天人合一)的气质。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改革的哲学基石,必定要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定位,必定要以是不是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是不是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和谐为关键衡量指标。2009年的中国经济就是在重民生、促就业中,有序调整经济和社会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民间金融直接演变为创业金融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样的转变将成为人文GDP的主要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