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在放所有贷款的时候,都要求地方政府给担保。一个担保公司能给多少项目担保?如果都担保了,大量贷款不能还本的话,难道你能让地方政府解散吗?”在5月26日举行的以“信贷政策有风向”为主题的经济观察报-上投摩根之经济月度观察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当前地方政府信贷担保的风险表示担忧。
对于现在银行放款的合理性,郭表示很多银行放贷款,只要跟政府沾边,由于有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担保,就拼命往里放。他说:“很多银行贷款投入到非商业化的领域中去。一些城市修公共广场,修一个图书馆,银行也往里面大量放贷款。”
“北京市有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跟北京市签了1千亿的贷款,用于土地市场的一级开发,房价都在跌,房地产增长空间这么小,有开发商来买地吗?那你拿什么还贷款?这里一个关键问题,银行在放所有这些贷款的时候,都要求地方政府给担保。一个担保公司能给多少项目担保?如果都担保了,多面担保,大量贷款不能还本的话,难道你能让地方政府解散吗?这种担保有多大的有效性?”
当然由于靠在国家身上,银行可能没有这种顾虑。“但是我要提醒的是,银行对这种中长期贷款的风险还是要进行分析的,未来还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我们看到银行中长期贷款至少是5年期以上的,有些是10年期或者20年期。现在大家一股脑上去,对银行业绩有贡献,对地方政府上项目有贡献,甚至对我们保增长都有贡献,但未来大量贷款到期不能还,银行还是有风险的。”
此外,郭田勇还表示,在现有银行体系下,不能过高估计银行对中小企业服务功能。他说“在现有国有银行等大银行主导的体系下,要灵活转身为小企业服务,确实有一些勉为其难。但是银监会在做这种要求,这可能会起到一些作用。银行下一步在中小企业融资上,可能会有一些开拓或者推进,这部分会有新增的贷款的量。但真的要得到改善,我只能说在现有银行体系下,我们还不能把银行对中小企业带来的服务功能估计过高。而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需要有一些微小金融机构,包括普惠性的金融服务,来解决小的或者最基本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