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的官方数据再次受到攻击:一个政府附属的智库称,中国快速增长的零售额数据夸大了实际国内消费,称北京在提振消费支出方面仍需做更多工作。
中国国家发改委下属的政策机构国家信息中心在官方媒体《中国证券报》上发表报告称,整体消费需求在本轮经济调整中受到的冲击不亚于其他指标。
表面看上,中国的消费支出似乎很强劲。2009年一季度,名义零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5%。考虑到同期价格下滑,零售额的实际增幅还要高出近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为15.9%。不过这些数据中包括很多通常被视为不属于消费支出的项目,比如对企业和机构的零售额。一位统计官员最近指出,衡量个人支出的另外一项指标──家庭消费支出,今年第一季度的增幅在10%以下。
国家信息中心在报告中支持了这种观点,称消费品零售额不能完全准确反映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一个原因就是消费品零售额没有涵盖服务消费和住房消费,而这类消费相对其他种类消费而言降幅更大。月度零售额应该与呈现下降走势的季度家庭支出和年度总消费支出增长联合起来加以考虑。根据年度统计的数据,2008年中国最终消费名义增长16.1%,但是扣除物价因素后,最终消费实际增长9.6%,降至2005年以来的最低点。
北京一直强调内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源泉之一;中国为今年的经济增长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8%。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扩大消费支出,比如提供消费品购置补贴,很快还将允许成立消费融资企业。
不过,这些措施可能还不够。国家信息中心的报告尤为强调的两个领域──住房和汽车──将被排除在消费融资企业的经营范围之外,而这些企业在促进消费支出方面可能不会取得太大成效。
国家信息中心在报告中还建议采取一系列新的消费促进措施,比如提供低息住房改善贷款,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品购置计划,增加保障性住房的融资,降低收费公路路桥费、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以鼓励购车。
Sky Canaves
(“中国日志”(China Journal)关注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发展变化,《华尔街日报》获奖团队数十位记者倾情献稿,Sky Canaves主笔。
谨慎看待中国零售额数据
评论
3 views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