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放外交秘辛


        沈国放,现任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曾任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外交部部长助理等职。日前,在杭州参加某媒体活动时,作了题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纵横谈》的报告,披露外交生涯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中国的红酒文化
        法国红酒世界闻名,中国是法国红酒主要出口国之一。一次,沈大使与法国某经济官员会谈。法国官员向沈抱怨:“中国的酒文化破坏了经典的法国的红酒文化。”大使忙问何来此言。“在法国, 6-8个人的宴会,只要一瓶红酒就可以。而在中国,6-8人的宴会至少需要6-8瓶红酒。”“不过,我倒是很愿意看到用中国的酒文化消费法国红酒”,该官员狡黠的补充道。

西洋参与胡萝卜
        某个时期,国内博览会之风盛行,这被看成是对中国商品的大力推介,但也有因操作不当而适得其反者。东北某省召开西洋参国际博览会,主办方热情邀请与会者参观西洋参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西洋参让国外参观者纷纷竖起大指,主办方则欣欣然飘飘然。不料,博览会后,香港西洋参市价大跌,几乎与当地胡萝卜等价。物以稀为贵,批量生产的西洋参在老外眼里跟热狗没啥区别。

李肇星的生意经
        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因其外事交往中表现果断、机智、坚定,被誉“铁嘴钢牙”。一次在接待外国媒体记者,某国记者问:“据说米国卖给中国的客机里加装了窃听器,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李肇星略加思索,答道:“我们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很明确的,花了钱的东西一样都不能少,不花钱的东西一样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