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6.18日)沪指紧随深成指和沪深300创出新高,周线图上K线呈现突破江恩1*1线通道上轨的中阳线,已基本收复了去年5至8月2500点---2800点箱体,这里也大体是从6124点到1664点的0.236黄金分割位(2720点)。当前技术上需提防市场调整,当然在市场出现大调整前,或许还有一次疯狂,但市场疯狂,投资者可不能跟着一起疯啊。冷静和谨慎投资是立身股市的关键要素。预计下周(6.22----26)股市将围绕上轨进行整固,不排除近期展开较大幅度调整的可能。
从江恩角度线图上看,沪指自去年底1664点以来,一直是沿着江恩1*1线通道上行。进入6月以来,市场一直在通道上轨的相对高位盘桓,虽然缺少足够的能量支持上冲,但已经很不容易了。对此,笔者认为得益于中国经济复苏在新兴市场中的先发优势。本周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表示争取率先从危机中复苏,这是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的表态和号召。联想到温家宝总理6月14日也强调,要坚定不移的全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有理由认为我国政府必将继四万亿投资之后拿出更为强有力的复苏措施,去实现这一率先复苏的目标。但也不可忽视其中的一些敏感因素的影响,如居民消费意愿降至历史最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30年来首次为负,总体上来说,我国宏观经济率先复苏尚待“争取”,反映在股指运行上则是处于由“熊”转“牛”的初级阶段。从江恩角度线图上看,去年10月底沪指跌破998点的上升江恩1*2线,在840周线上触底,仅用二周时间就做成底部,一路沿江恩1*1通道上行,如今突破上轨,下档已形成30、360周线通道依托,120周线在本周开始向上发散。股指运行的技术层面表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随着我国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陆续出台并开始显现效果,A股市场也实现企稳回升,上证指数从2008年的1664的低点上涨到2009年6 月18日的2855.42 点,A股市场正在担当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在我国宏观经济率先复苏的判断下,什么估值高了、市盈率高了, 以及大小非减持、创业板、IPO重启都不是问题,因为从根本上说实现经济复苏要注重发挥资本市场“发动机”或“助推器”的功能。
从近期股市运行的目标看,此波牛市第一个回合,即“熊”转“牛”行情的第一目标位应在3000点左右。去年7月大盘反弹至2953点回落是一个原因,在周线上连接去年12月和今年2月高点作出趋势线的压力大体在2950点附近是一个原因。而从历史上的看,回补去年6月3312点的岛形缺口也有可能。这期间大盘出现调整,或者是二次探底式的深幅调整,也不过是熊牛转换前的“下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