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应该以国家利益为核心有来必往
田忠国
有人把外交弄得很神秘,也很窝囊,其实,国家与国家间的交往,就是外交,这和家庭与家庭间的交往没什么两样。人们知道,家庭交往也是有原则的,外交交往更是有原则了。
一是国家核心利益。这是个大原则,也是个根本原则,我方根据外方对我方核心利益所采取的目标、态度、措施,灵活应对。二是平等原则。为什么要平等?简单的说就是,我不占你的便宜,你也不能占我的便宜,大家平等交流,包括物质和政治、文化上的全面交流。但是,政治文化上的交流,不是解构对方的政治文化,而是以自己的政治文化为主体,相互吸收、融合,当然,吸收、融合的根本原则就是对我方的政治文化有好的作用,而不是相反,相反就必须拒绝。三是互惠原则。交往的原因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有短缺,也各有优势,这就需要互补、互惠。但互补的前提是互惠,由平等、互惠,又引伸出另一个问题:公平。这就是第四个原则。什么叫公平?世界人民共同认为合理的就叫公平。如果世界人民的大多数认为不合理,只有少数霸权者为维护资本利益认为合理,那就失去合理的基础:世界道义。何谓世界道义呢?世界人民用以衡量是非、价值的文化价值标准,叫世界道义。由第四问题,又引伸出第五个原则:对等。什么叫对等呢?我们看到,某些外交家把对等的概念弄得让人摸不着北。其实,对等的概念很简单,就是你对我怎么样,我就对你怎么样,没一点商量的余地。你从军事战略上围困我,我就破解军事战略上的围困。有人可能说,人家强我们弱,怎么破解?其实,强弱是可以互换的,所以,强弱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一。其二,以弱击强弱者胜,才是真正的强。有人肯定会反驳我说,弱就是弱,以弱击强就是鸡蛋碰石头,怎么能弱者胜?人体有经络,地球有穴道,以弱击强而弱者胜是个战略哲学中的战略制衡与战略制胜的互动与互变的问题。没有战略哲学,就没有以弱击强而弱者胜的可能。所以,战略哲学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是生死攸关的。
明确了外交原则,我们再看看一个国家的生存空间。
一般认为,国土资源、海洋资源和天空资源是一个国家的生存空间。但其实,这只是一个国家生存空间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一个国家的生存空间可以扩展到外空空间,其它星际空间,国土、海洋、天空,不过是一个国家生存的立足点而已。不仅如此,除这些有形空间外,一个国家的生存空间还有无形空间。什么叫一个国家生存的无形空间呢?由海洋战略通道、战略制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原有的国土、海洋、天空之外拓展的生存空间,我称之为一个国家生存的无形空间。我之所以称其为国家生存的无形空间的原因,就在于国家生存空间已向国土、海洋、天空之外的空间延伸了,而且,这种延伸是无形,但又对各方有益的。
有人可能会说,中国外交为什么要有来必往呢?古人云:有来无往非礼也。但是,人们一定要明确的是,所谓的来,即有友好的来,也有非友好甚至恶意的来。友好的来要往,恶意的来更要往。比如美国对我国的战略围困,印度对藏南的占领,日本、越南等国对我海洋主权的侵占,这都需要往。友好的来友好往之,恶意的来就必须痛而击之,外交、民间往而失效后,就必须动用战争。因为,外交、民间之往失效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捍卫国家生存空间意志的软弱,所以,为表达捍卫国家生存空间的强烈意志,就必须动用战争手段。世界历史证明,友好、平等、共存是用战争打出来的,而不是让出来的。让,只会激活一个国家的贪婪欲望和占有欲望。相反,只有打掉别国的贪婪欲望和占有欲望,你才能拥有一个和平而又平等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空间,才能为国家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有一种论调认为,战略包围没什么了不起,因为我们有核弹,可以破除空间限制。但是,人们必须明白,战略包围和意识形态的战争,前者是为了使你失去核反击能力,后者解除你的精神反击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其实,战略包围的本质是一种和平式、没有枪声的战争行为,一是为战争创造条件,二是迫使你奉献国家利益,三是为控制自然资源,扼阻你的发展。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战略学者对此不仅没有任何警觉,相反,还认为只要不发生战争,它包围它的。但是,在此必须指出的是,战略包围一旦使一个国家失去战争能力,战争马上就发生了。战争没有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战略包围还没有达到使另一个国家失去战争能力的目标。所以,张召忠先生说,我看到的全是危机!再一个就是,战争与外交是互为里表,动态促进的关系,而不是互不相干的两个东西。比如在农村,两家发生了利益矛盾,一是通过交涉,争取达成意见一致,解决问题,但如果交涉的途径解决不了,那就进入到第二道程序,打官司,争取公正机关的裁决。裁决又解决不了的,第三道程序开启:打架。直到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当然,这三道程序间有时是同时展开的。令人费解的是,农村人都知道的道理,捍卫自家利益,并通过争、裁、战相结合的途径,才能解决问题,但到了某些外交家和战略学者那里,就只有“韬光养晦”和“不战而屈人之兵”了。而且,其“不战而屈人之兵”变成了让利求和之举,并且还言之凿凿,说是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如果把成果奉送给别国享用的发展也叫发展的话,那人类世界也就太好玩了。
当然,有人指责我是民族主义者,但是,从我对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明确概念中,已经说明我只是个毛主义的国家主义者。而指责我是民族主义者,又自称是国际主义者,有国际大眼光,主张放弃国家利益之争的人,怎么就不把自己的家产或财富国际给他人,或者和他们的精神归属地美国也国际国际呢?而偏偏主张把民众利益国际呢?
但是,中国的生存危机(战争危机本质上是生存危机),同样是生存机遇。而生存机遇是需要用智慧创造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如何创造生存机遇呢?这是另文思考的问题,不赘。
200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