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企业狼性文化大揭秘》——贪婪(二)


连载《企业狼性文化大揭秘》——贪婪(二)

——“吞并”过多,导致“消化不良”

有个成语叫作狼吞虎咽,对狼的进食方式做出了最恰当的描述。狼拥有锋利无比的牙齿,每当它们费尽周折捕获一头猎物时,总会用最快的速度将其吞食。它们不讲究“吃相”,决不细嚼慢咽。为防止同伴抢走过多的食物,它们会尽最大的能力撕开猎物的尸体——当然其它狼只有在头狼吃饱后才能进食,所以,它们几乎会吃光猎物尸体的全部,只有那些咬不动的骨头才会被抛弃;而那些被抛弃的骨头上面没有一点肉,就连苍蝇都很少光顾。

狼的这种进食习惯,是恶劣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的,不过,通过对狼的粪便的观察,它们似乎很少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因为,实际上除了头狼之外,其他狼基本上都处于半饥饿或饥饿状态,所以它们才会大口吞食。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吞食过多难免会造成消化不良的现象。那些崇尚狼性文化的企业,应在此问题上高度重视起来,因为与狼比起来,狼性文化企业未必有它们那样强的消化能力。

企业要想谋求长久的发展,兼并扩张势在必行。然而,数不胜数的企业在扩张风险中轰然倒地,最终葬送在因盲目吞并所引起的消化不良中,资金匮乏,后继乏力,曾经拥有的良好态势丧失殆尽。

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曾经有一位沙场折戟的印尼华裔商人,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他大举收购了300多家国有企业,同时在海外上市倒卖。他的名字叫黄鸿年,是印尼华人财团中大名鼎鼎的金光财团董事长黄奕聪的次子,早年曾就读于高干子弟云集的北京26中。

如此强势的家族背景和个人经历,铸就了他更加贪婪的秉性,所以,这场疯狂的大兼并非但没有给他有所成就,却残酷地葬送了黄鸿年美好的人生前程,关于黄鸿年是如何沙场折戟的请看下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