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教授在抄袭?


还有多少教授在抄袭?

 

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来说,本周是黑色的。上周闹得沸沸扬扬的高考“舞弊门“事件还没有消停(估计也消停不了),本周,高校教授的”抄袭门“又被揭露出来,而且涉案教授级别之高,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尽管人们多有不服,但是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的抄袭门事件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辽宁大学的党委书记在丑闻暴露后没多久。就“很负责任地”向媒体公布了结果:该校副校长陆杰荣及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杨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是抄袭一事已经被确认基本属实;抄袭系杨伦一人所为,陆杰荣在论文上署名仅为帮助学生的论文得以发表,非直接责任人;目前学校已经要求杨伦出面澄清此事,并做好后续道歉或赔偿工作;陆杰荣存在一定的失察责任,学校将针对此事加强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辽大党委书记的这番表态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所谓的抄袭是杨伦一人所为,陆杰荣校长纯属出于学雷锋的目的,奖掖后进,才出卖自己的大名。所以陆副校长不应承担“抄袭”的责任,这样辽宁大学也就没有责任了。只是不知道这篇文章的稿费,陆副校长领了没有。

陆荣廷是辽宁大学副校长,目前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哲学境界与当代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研究。而杨伦读硕士研究生时其导师就是陆杰荣,杨伦硕士毕业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就读博士研究生。据说故事是这样的“几个月前,杨伦给陆杰荣邮来多篇论文,称要准备博士毕业论文,请老师帮忙修改。陆杰荣在阅读后挑出两篇较好的,进行了修改,寄回给杨伦,其中就包括《何谓理论?》一文。后杨伦又打来电话,说想在期刊上发表这篇文章,但需要有陆杰荣的第一署名,陆杰荣经询问该论文是学生本人所写后,同意了这一要求。”后来,文章在我国权威的哲学杂志《哲学研究》上发表。

但是不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辽宁大学的陆杰荣副校长都是免不了责的。教育部最近推出的《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明确表明:高等学校对下列学术不端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通知还要求,“高等学校党委和行政部门要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学术不端行为人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等行政处分;触犯国家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于其所从事的学术工作,可采取暂停、终止科研项目并追缴已拨付的项目经费、取消其获得的学术奖励和学术荣誉,以及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其申请科研项目和学术奖励资格等处理措施。查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于教育部的这个文件,辽宁大学是不会不知道的。所以,辽大党委书记对社会公布的“结果”是很不负责的。即使如书记所说,陆杰荣不是抄袭的始作俑者,那么他也是“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当属严肃处理的对象。党委书记视政府法令为草芥,为副校长百般狡辩又是为哪般?

当辽大副校长还没有从抄袭门的漩涡中脱身的时候。网上又爆“晴空霹雳”: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看来在我们中国,不仅副校长敢抄,校长也敢抄。

从该校网站查阅到的资料显示:徐志伟,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徐志伟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转评为教授,20029月至20057月之间,在职攻读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5年担任校长。从徐校长的这份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文革后的大学生,居然在自己都没有读过博士的条件下就已经是博士生导师了,真可谓误人子弟不浅啊。而在他获得博士学位的当年,他就荣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校长,可见他的博士学位获得的多么是时候啊。

举报徐志伟抄袭的是该校的退休教授赖文和该校中医学专业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博士吴丽丽。据说举报材料包括两本论文复印件和一份长达几万字的投诉材料。材料中称,从开始举报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非但举报没有进展,还在校内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她们一定要讨个说法。据赖文讲述,徐志伟作为学校正校长,其博士学位论文竟然在没有标明引用的情况下,将早一年毕业的敖海清博士的学位论文原文大段大段、甚至一连数页地粘贴过来,直接把这些论述、分析和数据作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徐文全文约51000字,与敖文粘贴式雷同字数约22300字,全文雷同字数比例近44%。 雷同文段抄自敖文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理论研究章、实验研究章和研究展望,各章雷同字数的比例由14%-74%不等,且多数在50%以上。徐文中文摘要共约6100字,约2650字与敖文雷同,约占43%;徐文英文摘要近半数与敖文英文摘要一样。并且徐文中的英文摘要有五处与自己的中文摘要对不上,反而与敖文的中文摘要完全吻合。而雷同的文段还出现文字、标点甚至排版错则同错的现象。比如大椎穴误写成大推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漏写字等。

与辽大的副校长受到了党委书记的直接庇护不同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校对于“抄袭”事件的狡辩只能是自己赤膊上阵了。当有记者找到徐志伟本人采访时,徐志伟先是反复向记者表示:论文是真的,但他们(指举报者)真的是断章取义,这是我负责的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我的学生也在做。在同一个课题下,文献综述这块肯定会有相同之处,她们(指举报者)却忽略了核心部分的实验和创新思想,做实验就有实验数据,我的原创思想也可以用数据来说明我的观点。雷同的部分不能叫雷同,而是文献资料的部分相同。作为一个团队,长期从事一个方向的研究工作,一些长期积累的数据会相同,不能看论文只看前面,论文的核心部分为何不看?云云。最后还要告诉记者,此事省教育纪检部门正在调查,“媒体不应该报道。现在你要说对我进行了采访,我不认。”跟记者狡辩了一个多小时后,又不认账。这是何等的无赖啊。更为无耻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居然把两位举报老师的邮箱查封了,而作为校长的徐志伟对此的辩解居然是“学校有规定,不能在网上传播谣言,如违反就要封邮箱。”众所周知,邮箱是个人网上通信的工具,公众是不能看到的。那么邮箱如何能在网上“传播”谣言?另外,如果“此事省教育纪检部门正在调查”的话,你徐校长又凭什么说人家是在散布“谣言”呢?

从以往的数据来看,教授甚至院士涉嫌抄袭的案子还有很多。但从最终处理的结果来看,各个院校大多是像辽大处理问题的方法那样采取“大事化小”的方法,按官阶、级别的大小,究小不究大。息事宁人、

比如日前发生在浙江大学的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中,涉案的8篇有学术造假内容的论文的署名还涉及到吴理茂(浙大中药研究所所长助理及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职务)和李连达(浙大药学院院长、学术带头人工程院院士)。于是在处理上,按照级别,级别最低的贺海波已被开除出教师队伍,中间的吴理茂副教授被撤销中药研究所所长助理及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职务,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而级别最高的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只是因为任期届满,不再续聘。

更为荒唐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在收到有关部门批转的本校教师杨军的举报薛小怀学术作假的材料后,对薛小怀学术问题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取证,做出了专门的调查报告后,对薛小怀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但作为举报人的杨军,也同时收到了上海交大人事处的聘用合同终止告知书。作假者受到什么处分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举报者却被扫地出门确实最终的现实。

去年,爆出的6位教授联名投诉2007年底刚刚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先生涉嫌抄袭剽窃等学术道德问题。由于6位教授多是在本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其中,80多岁高龄的黄锡畴先生是我国著名自然地理学家,第一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得主。而75岁的裘善文研究员,在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研究等领域有较深造诣,取得过包括国家八五科技进步奖在内的诸多奖项,是国务院特殊津贴领取者。这桩官司,举报者的级别并不比被举报者“低”,工程院谁也不敢得罪,最终只好以“道歉”为借口,不了了之。

记得更早的时候还曾爆出: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晓明教授的多篇学术论文全文剽窃他人作品、学术履历涉嫌严重造假的事件;中山大学副校长、留美博士后黎孟枫以及中山大学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主任江丽芳教授合谋剽窃他人有关研究成果。等等。然而,这或许只是被揭露出来的一部分。

在我国,还有多少教授在剽窃,在抄袭?俗话说,乱世用重典,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国的教育界科技界的学术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教授、院士甚至还挂着校长职位的人也敢公然造假,骗取学术成果。而教育和科技主管部门对此类事件熟视无睹,是学术腐败泛滥的根本原因。是到该用重典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