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0时许,石首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该市笔架山街道办事处东岳山路永隆大酒店门前发现一具男尸。接警后,民警和技侦人员即赶往现场调查处理。经查,死者涂远高,男,24岁,为该市高基庙镇长河村人,生前为永隆大酒店厨师。法医对尸体进行了初检,在对死者所住房间的检查中,发现死者所留的一份遗书,大致内容为自己悲观厌世而轻生,警方据此排除他杀,初步认定为自杀。家属对死因表示质疑,拒绝对尸体进行火化,尸体长时间停放在酒店大厅,并引来众多群众持续围观。围观人数最多时达数万人。6月19日,不明真相的群众在该市东岳路和东方大道设置路障,阻碍交通,围观起哄,现场秩序出现混乱。6月20日凌晨,事态开始恶化。少数不法分子借机制造事端,在停放尸体的酒店内纵火滋事,并煽动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袭击前来灭火的消防战士和公安民警,造成多名警察受伤,消防车被掀翻砸坏。
事件发生后,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明确批示对处理事件的要求,公安部、武警总部、湖北省、荆州市的党政主要领导迅速成立了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并亲临现场指挥。一方面,全力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保护家属安全,通过多种途径迅速向社会公布事件真相;另一方面,加强对事发地段的警戒,防止事态扩大,疏散围观群众,维护现场秩序。经多次协商,死者家属同意将尸体运往殡仪馆,将进行尸检。
目前,死者的死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石首市的秩序已经恢复正常。

石首市政府网站(www.shishou.gov.cn 传已被黑暂关闭)19日发布题为《我市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消息。
这起被当地政府称为“围观起哄”的事件,在新媒体时代很容易产生多个信息传播源,比如网络上就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很多贴吧、论坛和博客等网络空间里,事件发生地以外的网民可见“围观”者多得惊人、“起哄”情节也绝非小打小闹。而更为触目惊心的是,由于当地官方权威信息的缺失、官民互动渠道的匮乏,流言蜚语、小道消息,泥沙俱下、推陈出新,良莠难辨、真假难分,这至少在网络空间和相当的民众中形成了一种充满焦虑、显现暴力,乃至质疑当地政府的舆论倾向。
这起群体事件的起因不过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或自杀案件”,案件的发生也是17日的事情,耐人寻味的是,一起简单案件经过一两天的“发酵”,何以引发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引发了一场群体性事件?在17日案发到19日群体事件发生的数十小时内,当地警方、政府的处警方式、应对措施何以一再失灵,听凭小案件拖成大事件?
最近发生的多起震惊全国的群体性事件,其危机处置方式可谓殊途同归,几乎都能借鉴“瓮安事件”的教训和经验。对于“瓮安事件”的经验,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曾直言有三:一是坚持信息透明,第一时间把真实准确的信息全面地让媒体知道;二是启动舆论监督系统;三是启动问责制。审视石首市当地政府的危机处置,不难看出其中的失当与不足,正是有关措施的不足才导致小事拖大,成为群体事件。17日发生了酒店厨师蹊跷坠楼亡事件;19日发生群体事件。中间的数十个小时,是决定事态发展的黄金时间,那么这期间有没有“新群体事件观”指导下的密集动作?比如信息的公开,比如根据事态一把手靠前掌控,比如及时公开的新闻发布会。但是,在当地的政府网站上,包括石首市政府网和荆州市政府网(石首市是荆州市下属的县级市),都看不到处置该事件所必须的新闻发布会、全面的信息公布、滚动的新闻发布。一个群体事件发生后,一般会形成两个重要的“场地”:当地民众和外界。当地的危机处置至少给外界造成的印象是“封闭”和“信息不透明”,这势必让公众在信息模糊状态下产生更多疑惑,使当地政府在舆论上造成过多被动。
如何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成为政府全新而紧迫的重大政治课题,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防止小事拖大、成为群体事件的正确处理措施应该是:一、地方政府负责任第一时间亲临现场;二、就事论事,不对群体事件作“过度政治化”解读;三、信息公开,尤其要在黄金24小时内不断公布准确、真实的信息,不给谣言传播的机会;四、政府要勇敢地反思与自责;五、迅速启动问责程序;六、慎用警力。
相关阅读:湖北石首市永隆大酒店的离奇命案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