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如何拯救人类摆脱危机?(幸福谈之七)
昨天我在《造成人类末日困境的三大妖魔》一文中提出,源于笛卡尔的理性精神,引领人类在过去几百年里创造出辉煌的现代科技与物质文明,但同时,也将人类推向今天前所未有的末日困境,因为它释放出人性中的三大妖魔:自大与傲慢的增长;利己主义(个人权利至上)过盛;物质驱动下的竞争意识泛滥。
那么,如何来降伏这些人性的妖魔?如何来根治理性精神的弊端与祸害?我们靠什么来引领人类从根本上摆脱危机走向和谐呢?
如此重大深刻的问题,我是不敢妄发评论的,以我的资历,所说的话诸位大概也不会当真。我们不妨来听听那些公认的智者之言: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巴黎宣言)。
五年前,我还处于思想极混沌的时候,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曾经颇感震惊。无论是智商、智慧、成就、阅历,我想,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堪称是人类最杰出的精英了,他们的话不能不引发当我的深思。
此外,早在1972年,被尊为20世纪最伟大历史哲学家的英国学者汤因比在与日本创价文化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对话时明确提出:”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汤因比还说:“世界统一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养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 (《展望二十一世纪》)
汤因比如是分析: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间文明的精髓——和谐。……中国如果不能取代西方人类的主导,整个人类的前景是可悲的。……和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它有助于使人类在高度的技术文明与极端对立的营垒所形成的危机中免于自我毁灭。
在今天,过于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是一种冒险。因为今天的现实是,多数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也不曾受过这样的教育。中国近二百年来的积贫积弱的历史现,以及从鲁迅所痛斥的“人吃人”的现象,到当今中国社会所患上的种种深层次的矛盾和弊病,使得许多人从情感和经验上都不愿意相信中国传统文化里还有什么好东西。于是,许多人一面咒骂西方,一面又在弘扬西方的东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给许多中国人带来了在世界面前的自信,但这种自信还不是一个文化自信,我们离真正的文化自信还差得远。
历史往往看似清晰却又混沌不堪,现实往往看似真切却又是非巅倒的,世间许多的真理,并不是我们可以凭借个人所谓的经验、理性、逻辑分析可以去理解和验证的。今天是一个繁荣的乱世。在我们敞开怀抱真诚谦恭地向西方学习了一百多年之后,我们已经实现了无数前人梦寐以求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想,我们在不少领域已经与西方世界齐头并肩,在某些地方可以开始引领世界。然而,世界的危机日益深重,中国的危机也日益深重。在日益深重的危机面前,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带着更大的谦卑和自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高度,来向大自然和老祖宗重新请教和学习。
那么,与西方相比,中国文化具有怎样的特征呢?中国文化又如何能够引领人类走出危机避免自我毁灭之路呢?
下面我与诸君分享一些我的粗浅的体会,不妥之处,盼望大家批判指正。
其一,中国文化是心灵之学,是修身养性之学,中国古代圣贤教导我们,要通过心灵的修养来张显人性中固有的优点,而戒除人性中的自大与傲慢等弱点,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自我生命品质的不断完善与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
在修养身心方面,有两项最紧要的事务,一是欲望的克制,二是傲气的戒除。每个人生来都有许多的欲望,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傲气。所以,历代圣贤人物都一再告诫人们:欲不可纵,傲不可长。在克制欲望、戒除傲气方面,被视作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圣贤”的曾国藩,是一个极好的榜样。
在中国易经六十四卦里,每一卦都是有缺陷的,惟有谦卦是完美无缺陷的。所以,古人认为谦德是养身之宝,谦虚的心才能真诚,才能清净,惟有真诚清净谦虚的心灵,才能生长智慧的花朵。
其二,中国文化讲究和谐,而不是竞争。和谐的三个境界,首先是个人肉体与灵魂的和谐,其次是个人和他人的和谐,再次是个人与社会乃至整个宇宙自然的和谐,这是三个层层递进的境界,而个人身心的和谐是根本。
什么叫天人合一?我是人,我之外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天,我这个人要懂得主动和合于天,而不是让外界的一切人、事、物来迎合我。当然,这里的奥妙在于,当我们自身修养好了,当我们的内在和谐了,那么,我们就会具足能量和智慧去达到与一切外物的和谐相处。
当然,这个和谐依然是心法层面的,它不是说一点冲突、矛盾都没有,而是说我们懂得以正确的心态、思维及方式来最妥善地处理、化解矛盾。
孔子告诉我们,无论是天子还是普通老百姓,一生都要以修身为根本。修身,也就是自我管理,这是人生的主课,其它一切都是副课。修身的功夫具足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智慧具足了,个人的身心灵和谐了,我们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幸福的示范、和谐的榜样,人家自然都会喜欢你、尊敬你、向你学习,哪里需要跟任何人竞争呢?
所有的竞争思维都是向外求,以别人为征服对象。而中国文化教导我们要学会向内看,要看到我们每个人内在原来具足的智慧和财富。生命成长与进化的过程,即是不断地挖掘和打开每个人内在宝藏的过程。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惟一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惟一要征服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弱点。
以孔子为代表的圣贤人物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人生示范。当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圣贤的示范和教育,而懂得了自我检省、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养,许多的冲突与对抗将化于无形,这个世界就会越来越和谐。
其三,相对于西方文化当中的个人权利至上,中国文化强调的是集体共生。共生文化的内核是强调每个人的责任。这与中国人的整体观和系统观密切相关。
用系统的观念,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共生文化。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一个共生系统当中——家庭是一个共生系统,家族是一个共生系统,乡村(社区)是一个共生系统,朋友圈是一个共生系统,国家是一个共生系统,天下是一个共生系统。一切企业和组织,都不过是大的社会共生系统当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已。我们每个人都生长、生活在由家庭到社会逐步放大的一个个的社会共生系统(共生圈)当中。
作为社会共生系统当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在本质上反映了我们在这些社会系统当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并取决于社会共生系统其他成员对我们的评价,也就是取决于我们对于社会共生系统的巩固和完善尽到了怎样的责任。只由当每个人都从责任本位出发,整个社会共生系统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巩固和完善。
中国文化又是如何培养责任心的呢?孝道。孝心的本质就是责任心。当一个人懂得对父母尽孝的时候,他自然懂得对兄弟姐妹尽责任,出门在外自然懂得对朋友、他人尽责,懂得对国家、社会尽责。所以,中国古代圣贤强调以孝治国,就是为了以最方便最简捷的方式来培养和维护每个人的责任心。当人们都具足责任心的时候,单位及社会的管理成本可以降到最低。
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权利至上,是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的,而中国的和谐思想和共生文化,是以责任为本位的。权利与责任,其实是一体两面。但一个人只有先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享受权利,责任是因,权利是果,因果是不能巅倒的。西方文明的根本弊端就是在思维上巅倒了责任和权利的因果关系,以至人人都在讲权利,求利己,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天下大乱。
社会关系的本质是一个社会共生系统,只有当我们每一个都带着真诚恭敬的心态,主动地尽到自己的责任,并懂得自我检省、自我管理和自然修养,这个共生系统才能得以巩固和不断完善。无论是小到两个人之间,还是大到一个族群,关系幸福的根本之道,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