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某知名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发出感慨:自己苦读寒窗十几年,花费父母很多金钱和精力,毕业以后的收入水平几乎是要不吃、不喝20年才能勉强购买一套位于四环附近的小户型房子。该网友的话引起了笔者的很多思考,这样的社会现象是否正常呢?苦读书带来的是什么呢?家长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培养出来了所谓的“男龙女凤”究竟又再给整个家庭带来什么样的难题和思考呢?这些问题无疑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

     记得笔者8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们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只要好好学习以后就能出人头地、有出息、就能让父母骄傲、就能如何如何!!而且记得当时学校里最流行的话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记得当时学校里面数、理、化成绩好的同学在学校里面是非常风光的,而且确实当时只要你学习好,考上了大学基本上属于学校里面同学当中的“骄子”了,该同学的所有家人、亲戚、朋友仿佛也都沾光一样,就如同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中国的这句古话是对于这种情景最贴切的描述了,当时的高考制度就如同旧时的科举制度一样,只要你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名次和你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学,对于你未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完全改变你的一生。用一句最实在和最贴切的话来描述:衣食住无忧、升官发财、鸡犬升天。所以从古至今的这种封建的科举制度的思想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于是乎家长们开始让自己的孩子背负上了这样的期望,特别是对于很多贫困家庭和普通经济条件的家庭而言,孩子以后能否考上大学?几乎成为了一家人能否改变命运的赌注,这就是几千年的所谓的历史文明带给人们的“祸根”。

     从96年开始实行了大学“并轨”制度,取消了所谓的公费和自费大学的界限以后,上大学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几乎可以免费上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可以有份所谓铁饭碗的好工作、工作以后可以挑一个好媳妇或者好丈夫、如果机会好、自己也努力可能真的能够升官发财”,并轨以后的大学从很多情况下与原来的大学相比有了很多变化,但是真正对于大学影响深刻的就是大学的扩招制度,这种扩招制度把原本高高在上的大学拉下了神坛,而且也让大学几乎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一样,如同九年义务教育,几乎人人可以享有,无非是大学名头的好坏了,此时的大学已经不是彼时的大学了。

     从98年开始实行的房改政策把所有人的住房问题基本上推向了社会,用一句很简单的话说就是“谁有钱,谁就可以买房”这样就几乎是把所谓的很多普通人家和贫困家庭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又一次推向了另外一个深渊:“就是如果你的家庭没有积蓄,没有钱的话,如果靠你自己的努力想在大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你几乎是痴人梦想”,也就是说你苦读数十年所浪费的父母的一切几乎都是白费的了,因为供你能够上学,家庭已经几乎是家徒四壁了,你工作以后基本上家庭是无法再为你拿出所谓购房“首付”,而且由于你刻意要留在大城市带给父母仅仅是所谓的“广宗耀祖”,所以高房价带来很多人们意识上的改变,应该引起大家的思考。从目前来看“学好数、理、化真的不如有个好爸爸”!(李斌南)